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基层党建 > 正文

辽宁省北镇市坚持“三链融合”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北镇市构建“组织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体系,以组织链强基固本、聚合力,以产业链提质增效、拓富路,以服务链精准施策、解民忧,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锻造红色“组织链”,筑牢攻坚堡垒。实行村干部队伍“摸底、培养、调配”的工作模式,组建5个工作组深入220个行政村,逐村摸底、逐人分析,梳理问题14项;针对176名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不足的村“两委”干部,通过上级调训、县级培训、乡镇轮训等方式,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对21名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调配,着力打造一支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村干部队伍。持续深化“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发挥“网格吹哨、支部响应、党员报到”机制效能,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事项分类纳入网格职责清单。三年来,553名乡村网格员累计收集群众诉求9.35万件,办结率达96.21%,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让红色组织链延伸至乡村治理最前沿。

延伸绿色“产业链”,激活发展动能。探索建立“1+4+N”运营模式:“1”即跨乡镇组建青岩寺、医巫闾山、大芦花旅游产业联合党委;“4”即构建市委牵头、党委负责、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N”即做强民宿、餐饮、非遗产品等产业,有力推进亲子游乐、特色坑烧、文旅文创等多元业态发展。2024年以来,接待游客276.93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46亿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159万元。强化驻村干部“三化”管理,按照产业相近、资源互补原则,成立45支特色工作团队,开展“招商引资团”联合谈判、“产业服务团”精准帮扶、“电商销售团”拓宽销路,靶向发力、协同联动。年初以来,引进特色产业项目11个,协调资金1230万元。

织密金色“服务链”,共享振兴成果。扎实开展“特色党建引领强农致富”活动,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组建1819个党群共富责任区,选派19名高层次农技专家、22名骨干人才组成农技专家服务团,深入责任区传授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研发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累计开展科技助农活动12场次。组织6112名党员致富骨干结对帮带村民共同开展生产经营,通过技术指导、融资担保、产销联动等方式,带动4.6万村民人均增收6628元。构建“1+1+5”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机制,即1名领导干部包保1个行政村和5户村民。县乡两级220名领导干部包保220个行政村、联系1100户农户,深入开展送理念、送思路、送模式、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六送”行动,在精准对接中摸清群众需求、找准帮扶切入点。2024年以来,协调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57个,收集助农增收举措430条,争取项目资金1100万元。(中共北镇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