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基层党建 > 正文

党建办领航 点亮基层“新灯塔”

山西省吕梁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在抓队伍、强机制、优治理上狠下功夫,推动乡镇(街道)党建办机构从虚到实、能力从弱到强、办法由少到多、成效由隐到显,真正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和高质量发展动能。

抓“队伍” 促履职能力明显增强

建立“乡主导筛选、县提级把关、市统筹备案”机制,注重选用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从事党务工作,目前,151个乡镇(街道)党建办平均配备工作人员12人。统筹市县优质资源,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党建办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带动各县(市、区)开展培训16期,覆盖1800余人。各县(市、区)定期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组织现场观摩等,推动党建办工作人员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问策能答、遇事能办。综合党建办工作人员年龄、学历、工作履历、个人需求等,针对性开展结对帮带、跟班学习,帮助补短提能。

岚县着眼“力量弱、职责虚、运行散”等问题,着力将乡镇党建办打造成为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的“参谋部”和“执行部”。坚持“因责定岗、因岗定人、人岗相适”原则,打破行政事业身份编制限制,优选96名工作人员,形成“1+3+1+3+3”组织架构,即1名主任统筹全局,3名兼职副主任分工负责,1名专职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3名专职工作人员和3名兼职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党建工作齐抓共管。把党建办工作人员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计划,采用“专题辅导、交流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安排党建办工作人员参与软弱涣散整顿、集体经济壮大等县乡重点难点工作,以练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合”。对表现优秀者优先推优,今年共表彰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

兴县从政治素养、业务履历、岗位适配度出发,优先选拔党建工作经验丰富、作风务实、相对年轻的党员骨干,配备1名主任、3名副主任、6名专兼职工作人员。构建“县乡联动”培训体系,依托县乡两级党校,精心设置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乡村全面振兴、作风建设等专题课程,累计开展业务培训16次、专题研讨16次,培训干部200余人次。实施“老带新结对帮带”工作机制,从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持续提升党建干部的业务水平。

抓“机制” 促日常运转规范高效

党建办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存在问题,制定任务清单。市委组织部选取29个乡镇(街道)作为联系点,通过业务指导、督查检查、列席参会等方式,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思路、找差距、谋发展。聚焦年度重点任务和发现的突出问题,党建办工作人员下沉到村和网格调研,掌握实际情况,摸清困难症结,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村干部日常管理,党建办定期开展调研指导,及时掌握各村工作进度、发现存在问题,有关情况作为村干部日常考核、差异化发放报酬的重要依据,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良好氛围。

岚县将乡镇党建办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纳入全县基层党建首要任务,由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抓、亲自管、负总责。全县9个乡镇全部按照“集中办公、就近便利、运转高效”原则,单独设立党建办公室,优化乡镇党委班子、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场所整体布局,实现实体化高效运作。为解决职责不清的问题,结合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梳理设置10个工作岗位22项履职事项,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党建办成员包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对各支部党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

兴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划分、人岗相适”原则,围绕年度核心任务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专题蹲点调研会,形成“计划—实施—反馈—优化”工作闭环。同步构建“党建办主任牵头抓总、副主任分项督导、其他成员高效执行”三级责任体系,通过“定责—督责—考责”全链条管理,凝聚起“上下联动、齐抓落实”的工作合力。分类制定职责清单,明确11个岗位对应的具体职责,推动全年党建工作任务从“宏观部署”到“微观执行”层层衔接、落实落细。

抓“载体” 促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指导乡镇(街道)整合办公资源,为党建办协调集中办公场地,悬挂标识标牌,配置办公设备,划拨专项经费,打造规范高效的党建工作平台。聚焦“空心村”治理问题,适应城乡人口流动趋势,精准把脉问诊、培育后备力量,推动“空心村”治理提质增效。紧抓“三晋先锋”数字平台建设有利契机,系统梳理行政村、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村级集体经济等基础信息,实行动态更新,避免“多头统计”“反复统计”,切实推动为基层减负。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建办工作人员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兴县设立独立办公场所,合理划分党建办功能区域,统一悬挂办公室标牌,张贴组织架构图与工作职责明细表,投入足额党建办专项经费。建立“一线考察”工作机制,将党建办干部日常表现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树牢实干争先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开展政策宣讲45场次,办理实事90余件,让群众真受益、得实惠。(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