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浙江安吉国际会展中心迎来“首展”

8月15日,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安吉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迎来“首展”亮相。

浙江安吉,以“绿”扬“特”,以“美”增“富”,在绿色发展中率先崛起,依托“两山”未来科技城安吉国际会展中心投用,安吉将更好地“拥抱”长三角,在接沪融杭通宁上施展更多作为,将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

1

安吉国际会展中心全景图

地标建筑 融合山水之美

安吉国际会展中心是“两山”未来科技城启动区的核心地标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1万平方米展览中心、5000平方米多功能厅以及酒店、配套商业、城市应急救援避险区等,展览中心可容纳500余个展位。

建筑整体设计巧妙地将周边山脉的自然景观特征融入建筑,形成“两山会一谷”的态势,外观融入“竹编”意象,打造“山水安吉、竹韵长卷”的生态人文画卷。东西登录大厅钢结构采用仿鱼篓造型,南北通廊采用现代简约风格营造通透、开放的空间氛围。主展厅屋顶为弧形钢结构设计,动感流畅,中央设有最高达11.3米的超高隔断,灵活实现多功能分区。多功能厅墙面选用香槟金金属与暖色布艺硬包搭配,营造庄重典雅、层次丰富的室内效果。

酒店区域大堂以多元材质融合艺术装置,营造兼具现代感与艺术性的接待空间;宴会厅顶部悬挂羽翼造型艺术装置,凸显空间流动之美;客房以咖色为主色调,搭配木质元素,营造温馨、静谧的居住环境。2024年3月,安吉国际会展中心室内设计荣获第九届“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金奖。

绿色建造  赋能低碳未来

“好的建筑应该像竹子一样既扎根大地,又触摸天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吉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团队积极开展绿色建造技术研发,以实干实效践行“两山”理论,构建出“会呼吸”的建筑,为“双碳”目标交出一份可复制的时代答卷。

钢结构屋面采用Q390D钢材,不仅具备优异的韧性,可延长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其低碳冶炼工艺更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100%可回收的特性也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酒店外立面采用碲化镉光伏玻璃幕墙,以其60%的通透率,在确保持续电能输出的同时,为室内引入明亮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会展中心超高活动隔断采用预制模块与激光定位技术,拼装效率提升30%,材料损耗控制在2%以内。双面蜂窝铝板与密封胶条实现隔音隔热性能,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同时,打造了从设计到运维的BIM协同平台,实现3000余份图纸的数字化管理,施工方案优化减少了 21%的建筑垃圾产生量,通过废泥浆处理池和渣土运输智能监控土壤流失量,较传统工艺减少47%。环境管理台账系统记录了每一道工序的碳足迹使整个项目减碳总量达到6600吨,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二星认证。

科技创新 赋能高品质履约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蓝图的引领下,安吉会展中心项目作为安吉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智慧建造”为核心,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高标准、严要求推进项目高品质履约进程,以技术创新为笔,勾勒出城市发展的时代画卷。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模块化幕墙施工工艺,将整体幕墙结构分解为4.5米、1500公斤标准单元框架,通过标准化作业大幅减少高空焊接作业量,有效提升施工安全与焊接质量。引入BIM三维建模与高精度定位技术,将装配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实现外立面精准呈现。在内部装饰方面,酒店5至18层客房走廊吊顶采用弧形与锐角结合设计,通过GRG成品构件与定制型材安装形成空间刚柔对比,并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达到装饰效果与安装效率的双重优化。

项目在UHPC幕墙系统中推行“板-框-连接件”三级模块化设计,超80%组件在工厂完成预装,现场仅需螺栓紧固与接缝处理,施工周期缩短25%以上,拼装误差控制在1.5毫米以内,确保1800×6500毫米超大型单元板无缝拼接。为适应热胀冷缩,结构连接部位增设柔性减震垫片与双向调节套筒,有效增强耐久性。

会展屋面铝板采用装配式龙骨系统与三维扫描精密加工,实现精准匹配设计曲度。超高活动隔断工艺提前生产、现场快速拼装,效率提升30%以上,材料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隔音隔热性能显著提升。针对登录大厅复杂结构,项目采用不锈钢方通定制方案,结合BIM数据、扭转机与定制压板,实现格栅铝板与结构色彩统一,呈现优质视觉效果。

项目顺利投用后,将加快推动区域会展经济发展,吸引更多高端产业与人才集聚,为安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重要发展平台,安吉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展示“两山”理念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助力湖州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生态文明高地和绿色发展新标杆。(任能旺)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