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广州烟草以“数智、精益、绿色、人本”为核心理念,以“绣花”般的精细与韧劲,稳妥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原地技术改造。通过全周期塑形、全流程协同、全要素集成、全过程保障的“四全”模式,成功构建起“优质高效、动能澎湃”的智慧绿色物流生态系统。
精微协同:全周期模式织牢管理经纬
市局党组牵头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创新构建“领导挂帅+职能部门+专业小组”矩阵式项目管理架构。以精密协同的项目管理机构,有效打破内部协作壁垒,实现项目组成员岗位职责与项目责任的有机统一,畅通建设方与参建方协作渠道,保障信息全面共享,显著提升项目决策与执行效率。引进工程建设EPC模式,创新采用“工艺设备+园区弱电智能化”及“全过程咨询+设计”联合体招标模式,有效为该项目筑牢根基。以全过程咨询管理为引领,整合设计优势,确保科学理念高效转化为建设成果,精准实现优化工期、保障质量、控制投资的目标。
精细管理:全流程模式统筹运营经纬
面对原地技改不停产的挑战,项目创新采用“两地运营”策略,分设仓储与分拣功能区。南北两库仓储区与分拣作业区实施原地分步技改、分步验收,有效规避了施工与生产的交叉作业风险,显著提升现场安全性,同时有力保障了全市卷烟市场的稳定供应,成功克服了“两地运营”的统筹协同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配套建立覆盖全流程的22项专项管理制度,内容包含综合协调、参建方管理、变更、结算与支付等,有效编织严密项目管理的“制度网”。搭建高效协同平台,通过每日碰头、周工程例会、月总结汇报的三级定期沟通机制,及时破解工序衔接、场地协调、穿插施工等现场管理痛点,推动设计施工深度融合。科学推行“样板引路”,在项目攻坚与技术攻关阶段,充分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系统解决工期紧张、工序复杂、管理节点繁多等重难点问题。
精准感知:全要素模式集成智慧绿网
项目创新构建“四网合一”的智慧绿网体系,实现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全方位智能化升级。一是虚实互动的数字孪生平台,大大提升预测精准度。部署具备L3级预测能力的数字孪生系统,集成全面监控、多维可视化、设备管理、过程重现、故障分析等功能。集中监控仓储与分拣全流程,融合AI技术,实现虚实联动、辅助决策与持续优化。提供标准化数据采集与接口服务,为外围系统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二是态势可视的综合管理平台,打造物流园区运营“中枢大脑”。运用图表、指标、动画等数据可视化技术,动态掌控关键运营态势,提升数据价值与决策效率。打破信息孤岛,统一接入安防、能耗、分拣、仓储等子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建模,实现异常实时监测与报警,精准识别运作阻滞、能耗异常等状况,赋能高效指挥调度。推动技术、资源、业务深度融合与实时反馈,显著提升物流园区信息化水平与内部管理效能。三是高效节能的绿色能耗平台,实现精准调控有效跃升。构建“能耗管理+空调节能”双系统,能耗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确保高效处理,灵活定制能源模型,精准监测并深度分析水、电、气等全维能耗,为节能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持。四是主动防御的智慧消防平台,大幅提升安全系数。以“透彻感知、物联共享、可视报警”为理念,以安全管控为核心,集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时动态监控分析园区消防、电气、安防等全域安全风险。推动消防安全管理模式革新,从被动巡查转向主动实时监测。连接近千设备设施,唤醒沉睡终端,依托智能模型与多源数据分析,精准锁定重点区域风险,大幅提升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与管理工作效能。
精密管控:全过程模式筑牢监督屏障
为保障项目规范顺利推进,广州烟草聚焦三大核心机制,构建全过程、立体化审计监督体系,织密风险防控网。
构建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审计部门牵头,联合各监督职能部门,推进项目建设风险防控,建立动态风险库。建立风险评估矩阵,对各风险项分别赋予不同的系数,制定防范措施并优先处理潜在的风险,实时排查、评估和动态调整。
构建全过程重要节点把控机制。审计部门深度参与涉及项目造价的重要方案讨论、优化、比选,从源头实施造价控制。委派全过程跟踪审计单位人员驻场,盯紧项目建设六大流程节点。重点关注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及效益性,重心下沉做好全程跟踪审计。对重要咨询取费至项目概算、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费用结算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坚持重要变更应经专家论证、各方询价进行磋商后确定价格,有效节约建设资金。
构建全过程审计监督保障机制。审计部门明确各第三方会议纪律要求、文件传递要求,建立对监理单位、全过程咨询单位定期现场审计制度,及时督促,推动监理单位、全过程咨询单位更好尽职履责。建立项目工作联系单资料预审机制与一次性告知机制;建立限时审核制,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依靠但不依赖第三方机构,及时对经各第三方机构审核后的资料进行复核,以“铁算盘”精神守护项目清廉高效。(广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姜丽 何玉华 谢丽容 吴子晴 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