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纪检干部作为监督推动党的政策落地生根的“末梢神经”,肩负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时代重任。这不仅是对党忠诚的无声誓言,更是对万家灯火的热切回应。唯有以信仰为炬、以本领为刃、以初心为锚,方能在监督执纪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铸牢政治灵魂,把稳理想信念“定盘星”。基层纪检干部既是监督执纪的“排头兵”,也是政策执行的“耕耘者”;既要当好监督护航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规划师”,更需化身群众身边的“暖心人”。须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忠诚筑牢思想根基,以“万家忧乐到心头”的情怀滋养为民初心,方能在时代大考中书写合格答卷。面对监督执纪过程中的复杂课题,基层纪检干部需建立“常学常新”机制,在知行合一中淬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还可创新“情景模拟”“红色研学”等教育模式,通过走访革命根据地、参与“板凳议事”等实践活动,让信仰教育融入血脉、扎根心田。
锤炼过硬本领,锻造攻坚克难“铁肩膀”。新时代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纷繁复杂,纪检干部须以“逆水行舟”的紧迫感提能增效。一方面,深扎理论之根,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确保政策执行有力度、有温度;另一方面,精研业务之本,做到政策解读“零误差”、民情掌握“无盲区”,主动学习大数据赋能正风反腐、舆情引导等新技能,提升精准监督能力。更要躬身实践,坚持“裤腿沾满泥土,汗水浇灌初心”,在监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一线战场锤炼担当,善用群众智慧的“老方子”,巧解监督执纪的“新考题”,让工作既接“天线”更接“地气”。
深耕为民初心,绘就干群同心“奋进图”。纪检监察工作的成色,终要映照在百姓舒展的笑颜里。浙江“千万工程”中,干部与群众共执画笔,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贵州“村BA”赛场上,干群同心点燃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这些实践深刻诠释:为民服务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屋檐下的柴米油盐。纪检干部也需完善“民情直通车”机制,通过“板凳会”“院落谈”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推行“群众出题、部门解题、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推动”制度,精准定位卡点堵点,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让群众满意度成为考核“指挥棒”;构建“民有所呼、干部必应”联动体系,将政策红利化为民生暖流,浸润百姓心田。
基层纪检干部当在扎根泥土中诠释赤诚,在守正创新中破解难题,在服务民生中绽放芳华,于监督执纪的征程中谱写出铿锵答卷。(中共嵩明县纪委 章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