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书写乡村全面振兴青春答卷

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广袤舞台上,既是冲锋在前的“尖兵”,也是谋篇布局的“棋手”,唯有将“有为”的担当、“无为”的智慧与“善为”的创新有机结合,方能在基层实践中行稳致远。

青年之有为,是心怀家国的主动担当,更是脚踏实地的躬身实践。在基层治理中,青年干部要摒弃旁观者姿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奔赴乡村全面振兴一线,主动挑起乡村产业发展重担;以“马上办”的行动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用拉家常的耐心倾听诉求,以法理情交融的智慧调和矛盾;以创新思维打破惯性路径,将乡村发展与网络深度融合,让山野珍品搭乘流量快车走向全国餐桌。

青年之无为,是遵循规律的治理智慧,也是在诱惑考验前筑牢底线。要以“有所不为”筑牢履职根基,面对项目中的人情请托,始终保持“不为所动”的政治清醒,严守纪律不越雷池,做到公平公正;在惠民政策落实中,拒绝“搭车加码”的思维,确保政策红利原汁原味直达群众,能真正帮助有需要的人。

青年之善为,是青年干部智慧才学的结晶,既要有想干事的热情,更要有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基层治理没有捷径,总是在实践中不断磨合与优化,青年干部既要把握宏观方向,又要学会用群众语言传递精神,以有为之心锚定方向,以无为之道校准边界,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沃土上的“拓荒牛”“守护者”。“善为”要求从实践中出发,在历练中找准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发展路径,通过资源协作整合,破解发展难题,最终在基层治理的答卷上书写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青春篇章。

“有为”是责任,“无为”是境界,“善为”是能力。青年干部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  汪伟)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