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浪潮扑面而来的当下,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应对挑战的关键举措,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党员干部需以“适老求变”的核心要点,运用系统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老年群体生活保障水平,推动发展成果实现全民共享。
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求变”,以创新引领激发产业活力,党员干部当为开路先锋。面对银发浪潮的澎湃之势,党员干部必须率先破除思维定势,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引领产业创新突围。政策制定上,要敏锐捕捉痛点,敢于破除壁垒,为智慧穿戴、远程照护、智能家居等新业态清障搭台;资源整合中,要善于穿针引线,推动“时间银行”互助模式广泛扎根,扶持旅居康养产业健康发展。在社区、在机构、在服务一线,党员干部更要化身“创新突击队”,带头学习运用新技术,探索嵌入式养老等新模式,通过“敲门问需”建立需求清单,用行动点燃全社会创新热情。唯有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党员干部才能驱动银发产业从“夕阳”迈向“朝阳”,为“享老”注入强劲的创新引擎。
从“保障兜底”走向“品质提升”,以安全底线护航老龄事业,党员干部须做坚强柱石。迈向“享老”的康庄大道,安全是基石,品质是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守护长者生命线、幸福线的千钧重担。在安全防线上,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养老机构消防、食品、建筑安全“防护网”,化身社区“安全哨兵”,推动防跌倒设施普及,重拳整治保健品欺诈、金融诈骗等侵害老人权益的乱象,切实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在品质提升上,要怀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赤诚,推动适老化改造细致入微、老年营养餐科学可口、精神文化供给丰富多彩。党员干部要沉到一线倾听“银发心声”,将政策温暖精准送达,把服务品质做实做优,让“老有所安”升华为“老有优享”,以坚实的守护为幸福晚年铺就最温暖的底色。
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塑”,以协同生态激活乘数效应,党员干部必为聚力核心。“享老”宏图非一域之功,需打破壁垒、贯通资源,构建高效协同的“大养老”生态。党员干部在此刻,更应成为凝聚合力的“主心骨”与“黏合剂”。于政府内部,需主动牵头协调民政、卫健、人社、住建等多部门,推动政策同向发力、资源高效整合,变“九龙治水”为“握指成拳”。在社会层面,要善用组织优势,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引导专业机构、社区组织、家庭、志愿者及市场力量有序参与、优势互补。在基层实践中,要推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枢纽,确保医疗点、助餐站、文娱角高效联动;更要全力打通“医养结合”的堵点,促进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党员干部以系统思维穿针引线,方能激活“1+1>2”的乘数效应,让“享老”的福祉如阳光雨露般普照每一位长者。(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办事处 丁梦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