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念好基层干部的“三字诀”

基层一线,是洞察国情民情的“显微镜”,也是淬炼意志本领的“大熔炉”,更是广大基层干部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如何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上,推动基层善治、服务民生福祉落到实处?答案,就镌刻在“深、实、韧”的“三字诀”中。

“深”耕沃土:筑牢信念之基,厚植为民情怀新时代的奋斗,根基在于深入群众、扎根实践。基层干部唯有“深”下去,方能汲取无穷力量。无数的实践证明,一味待在办公室里研读材料,“字里行间”是看不到基层真实情况的,必须放下架子、卷起裤腿,带着“民情日记本”去“蹲点”。蹲在田埂上,看庄稼长势、问收成预期、聊灌溉难题;蹲在项目现场,看施工进度、听工人抱怨、协调解决物料进场难;蹲在老乡家院子里,听他们讲子女在外打工的牵挂、看病报销的麻烦、邻里纠纷的疙瘩……不光是听,更要记下来、理清楚,脑子里要有一本不断更新的“明细账”,这才叫“深”知根底。

“实”干担当:锤炼过硬本领,破解发展难题新时代的答卷,需要用实绩来书写。基层干部的价值,也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成效上。大多数情况下,不仅要紧盯政策的落实情况,更要攻坚克难,敢于动真碰硬。比如,村里修缮道路要到现场看看路基压没压实、水泥标号够不够、工期卡在哪儿了。路灯装好了?晚上自己开车去转一圈,看亮没亮、有没有“瞎眼灯”。另外,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要敢于冲在第一线。台风来临,第一个穿上雨衣胶鞋,组织转移群众,嗓子喊哑了也得确保不漏一人。突发山火,协调民兵、联系消防,守住隔离带,在急难险重中当“灭火队”“攻坚手”。

“韧”性坚守:涵养持久定力,矢志接续奋斗新时代的征程,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基层干部的成长,更离不开“韧”性的淬炼。简而言之,基层干部必须深化价值认同,锚定奋斗坐标,清醒认识基层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苦性,不断追问初心——“我为何选择基层?”“我的工作为谁而做?”将个人价值与“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福祉”等宏大叙事绑定在一起,摒弃“镀金”思想和浮躁心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比如:参与一次村庄规划讨论后,思考“这条路的修建将改变多少孩子上学方式”;落实一项惠民政策时,联想“这笔补贴能让多少老人安度晚年”。把使命担当转化为具象的责任画面。另外,还要树立“长期主义”思维,拥抱过程价值,用阶段性成果对冲漫长周期的焦虑,学会在“未完成”中欣赏进步,如此才能在基层这条康庄大道上走得更远、更稳。(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人民政府 李盛楠)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