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得稳,源于根扎得深;看得远,来自脚下有泥。对干部而言,基层不仅是施政的落点,更是成长的起点。只有真正沉到一线、沉进群众,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中见风识势、在治理实践中掌握主动、在群众心中赢得口碑。基层经验,是干部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也是从“身在其位”到“胜任其职”的必由之路。干部要想干得实、走得远、挑得起,就必须蹲得下、沉得住、接得住地气。
蹲下去,是对基层实际的感知力。基层治理看似“鸡毛蒜皮”,实则事关大局稳定。只有走进农户家中、坐在村口石凳上、巡在河道田头间,才能感知真实民意、掌握一手情况。看材料、听汇报只能了解表象,唯有沉到一线、沉进肌理,才能透过“数据漂亮”看到“工作痛点”,在“人情冷暖”中发现“民生所盼”。干部多蹲一会儿,多看一眼,才能少走弯路、少出偏差,把政策落点对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蹲下去,是对群众情感的亲近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往往决定着工作成效。真正的“蹲下去”,不是姿态上的“下去看看”,而是情感上的“融进去、待下来”。群众信不信你、听不听你、愿不愿意跟你说话,取决于你是否愿意陪他们一起吃碗面、一起下地干、一起解难题。干部带着感情沉下去,群众就愿意敞开心;干部拿出真诚接地气,群众才愿意掏心窝。群众路线不是嘴上说说,而要在柴米油盐中落地生根。
蹲下去,是对自身能力的淬炼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交织,是锤炼能力作风的最好课堂。干部只有真正扑下身子,在处理群众纠纷中学会做“润滑剂”、在推动项目落地中当好“多面手”、在应急处突中练就“稳心胆”,才能在历练中提升判断力、执行力、协调力。真正的“干将”不是“培训班”里造出来的,而是“村头巷尾”里熬出来的;能站稳,是因为蹲得够低、扎得够深。
干部只有蹲得下去,才站得稳当;只有脚沾泥土,才眼有光芒。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基层是舞台也是磨刀石。让更多干部到矛盾一线摔打,在群众身边磨炼,靠脚踏实地赢得民心、以一线历练撑起担当,才能不断厚植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党工委 陈卫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