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百余年奋斗的独特优势和宝贵经验。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唯有自觉以“知”奠基、以“行”立身、以“省”修身,才能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过硬队伍。
精学深悟,在“知”的层面内化于心,筑牢思想堤坝。纪律意识的源头活水,在于对纪律规矩的深刻认知与衷心认同。只有熟稔纪律准绳,方能在复杂环境与利益诱惑前站稳脚跟。党员干部应当将纪律学习置于重要位置,主动深入研习党章党规党纪,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核心法规,要逐条吃透其精神实质与具体边界。要让纪律意识成为内心深处不可撼动的精神支柱,划清“可为”与“不可为”的清晰界限,把外在约束真正内化为坚定信念,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答好拒腐蚀、永不沾的合格答卷。
严律守己,在“行”的层面外化于常,恪守行动准绳。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干部要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原则立场转化为具体行动中的“硬标准”。无论是公务接待的礼仪分寸、公车使用的严格规范,还是项目审批的透明程序、经费支出的精打细算,都要以规为基、依规而行,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始终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要警惕不正之风的渗透,严防“小节无碍”等侥幸心态,自觉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权力,在规矩轨道上履行职责,确保纪律的“高压线”成为守护自身安全、维护组织纯洁的“生命线”。
常省常新,在“省”的层面净化于微,实现自我革新。纪律意识的深化与巩固,离不开自我审视与主动修正。党员干部当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以党纪国法为标尺,以先进模范为榜样,以反面案例为警钟,时常反躬自省,检视言行有无偏差,查找工作有无漏洞。要以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态度,勇于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抛开面子、不怕揭短亮丑,主动将自身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面对组织函询、谈话提醒,应抱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坦荡胸襟,不断纠正偏失,提高思想境界。唯有具备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时时勤拂拭”的韧劲,才能及时剔除思想与行为上的瑕疵,在不断的自我净化中持续强化纪律意识,确保政治生命之树常青。(韦植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