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员干部而言,“干净”是政治生命的保护线,“干事”是政治价值的方法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干净”意味着清正廉洁、遵规守纪;“干事”则代表着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如何在实践中将“干净”与“干事”有机统一,成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命题。
“干净”与“干事”的统一,实质上是“德”与“才”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守规矩”与“敢担当”的统一。廉洁从政是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干净”并非对“干事”的限制,而是确保干事方向正确、效果持久的根本保障。组织人事部门要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保驾护航。要构建既能防范腐败又能激励担当的制度体系,使干净者得安心、干事者有舞台。要强化思想引领,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大力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规定,让清正廉洁、奋发有为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价值。要强化典型示范,既宣传廉洁奉公的模范,也表彰实干担当的标杆,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要鲜明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实干实绩,大力选拔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完成重大任务中实干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解决干部后顾之忧。要坚持严管和厚爱并重,既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又对改革创新的失误给予包容,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干净是底色,干事是本色;干净是内在要求,干事是外在表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乡村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都需要党员干部要在“干净”与“干事”的统一中展现新作为。要始终保持廉洁定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要求贯穿于做人、做事全过程各方面,时刻把准校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正确看待公与私、名与利、得与失,在各种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要始终坚定执着担当,在基层一线、项目攻坚中主动作为,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真正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让群众满意的业绩。(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委组织部 李德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