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融入日常、化作习惯,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笃学不倦,以绳锯木断的毅力筑牢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清醒方能政治坚定。要持续深研细学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深邃内涵。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专题读书班研学、主题党日践学等多种形式,不仅要熟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条文,洞察“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新动向,更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让反面教材成为“清醒剂”,把“纸上的教训”转化为“心里的敬畏”,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堤坝,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严查不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准问题症结。作风顽疾具有隐蔽性、反复性,若问题查摆不扎实,整改就无法深入。要紧扣党中央部署要求,检视贯彻执行中的温差、落差、偏差;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查找纪律松弛、规矩淡化的风险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挖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作风梗阻;对标先进典型,反思担当作为上的差距不足。既要查共性问题,更要剖析本地区、本领域、本单位的个性表现。在问题查摆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善用“显微镜”查细节,勤用“探照灯”照盲区,不遮掩、不回避、不推诿,力求把问题查深查透、把根源找准挖实,为靶向施治、精准整改奠定坚实基础。
实改不松,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提升整体质效。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落脚到“改”字上,体现在作风转变、群众满意上。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和民生领域的“心头大事”,从群众的“唠叨话”“抱怨声”里找准作风痛点,在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中检验整改成色。对查摆出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定时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立行立改、真抓实改。坚持开门整改,借助群众力量监督评判,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更重要的是,要着眼长远,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融入日常管理,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新成效。(中共鄱阳县委组织部 洪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