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身负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是青年干部锤炼政治品格、提升工作能力的必修课,更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青年干部要以“新”思维传承“老”传统,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
褪去“书卷气”,于基层中领悟群众路线。“基层干部要善于用群众语言做群众工作。”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初出茅庐的青年干部往往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巨大挑战。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选调生,我怀揣着厚厚的法律条文来到基层,曾以为凭借专业知识就能游刃有余地化解村民矛盾。然而现实是调解现场村民根本听不进那些生硬的法律术语。经过基层实践的摔打磨炼,我幡然醒悟,基层治理既要有法治思维,更要有群众智慧。法律条文是冰冷的框架,而群众的诉求却是鲜活的、具体的,化解矛盾的关键不在于死扣法条,而在于读懂人心。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在基层练就“三懂”本领:懂法理更懂情理,懂政策更懂民情,懂理论更懂实践。在原则与变通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从基层这个“大熔炉”中真正领悟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
磨砺“铁脚板”,于基层中践行群众路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机关大院到田间地头,不仅是地理空间的位移,更是思想观念的跨越。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时刻将群众之事当作头等大事,“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像种子一样扎根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带着问题走村入户,带着情感听听民声。青年干部要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解读政策,用百姓的视角审视工作,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帮村民修通‘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行动。只有在解决家长里短中收获成长,在破解急难愁盼中赢得信任,才能淬炼出群众工作的真本领。
端正“幸福观”,于基层中弘扬群众路线。“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正的幸福密码就藏在“群众满意”四个字里。广大青年干部应当铭记,最大的政绩是民心,最好的礼物是信任,最高的奖赏是那句朴实的“这个年轻人靠谱”。想走好群众路线,广大青年干部既要传承“草鞋书记”“泥腿干部”的精神血脉,更要创新“云上办事”“数据跑腿”的现代方法。只有青年干部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民事当家事,才能在广袤基层书写无愧时代的青春答卷——这既是政治要求,也是成长密码,更是幸福源泉。(作者: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红旗村选调生 张睿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