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战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将其转化为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精神引擎,成为滋养初心、淬炼党性的不竭动力。
精选红色素材,构建多元教育资源库。党组织应构建“四位一体”教育素材库,全方位挖掘伟大抗战精神价值。挖掘典型人物事迹,如聚焦杨靖宇、左权等将领的卓越指挥艺术与坚定信仰以及狼牙山五壮士等集体英雄的团结无畏精神,让党员领略抗战英雄的伟大品格。整理关键战役资料,深入剖析党领导人民战争的战略智慧,使党员深刻认识到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用好文物档案资源,借助纪念馆中的弹孔军旗、战地家书等实物,以直观载体增强教育感染力,让历史“说话”。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依托本地抗战遗址、英烈事迹,打造“一馆一故事”的个性化教育体系,使党员更亲近、更深刻地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地域特色与深厚底蕴。
讲好抗战故事,形式创新至关重要。党组织应因地制宜打造沉浸式教育矩阵,让伟大抗战精神入脑入心。一是加强实体阵地建设。将百团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纳入党员教育必选路线;开发“重走抗战路”情景模拟课程,设置战术推演等互动环节,让党员亲身体验抗战艰辛,增强代入感。二是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传播。制作三维虚拟展馆,实现文物数字化展示,打破时空限制;策划“伟大抗战精神微党课”系列短视频,每期围绕一件文物或一个故事展开,以短小精悍的形式适应现代传播节奏。三是借助文艺创作赋能教育。联合专业团队开发《百团大战》等影视作品的配套学习手册;搭建“红色舞台”,鼓励党员分享身边抗战遗迹、英烈事迹,营造全员参与讲述抗战故事的浓厚氛围。
注重实践转化,建立学用结合长效机制。一是开展岗位建功行动。通过“对标英烈找差距”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对照英烈反思自身;设立“伟大抗战精神先锋岗”,将精神传承量化考核,激发工作热情与责任感。二是组建改革攻坚“尖刀班”。在科技创新、乡村发展等领域,以抗战时期敢打硬仗的作风攻坚克难,建立“问题销号制”,凭借百折不挠精神破解改革难题。三是践行服务群众宗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践诺活动,组织党员结对帮扶抗战老兵后代,传承军民鱼水情深。(资阳市雁江区委组织部 文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