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其成长路径与履职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基层工作犹如一面明镜,最能检验干部的政治品格和业务能力,也最能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如何将为民初心转化为服务实效,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智慧,是摆在每一位年轻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筑牢思想根基,校准为民服务的价值坐标。干事创业首先需要解决价值取向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工作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刻认识到人民立场是根本政治立场,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在制定政策、推进工作时应当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导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从而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信任。
锤炼实践本领,创新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法。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年轻干部在基层实践中,要掌握“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善于从具体问题中把握普遍规律。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任务对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年轻干部既要有深入调研的耐心,又要有创新方法的智慧。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通过建立多元协商机制,既尊重历史沿革,又兼顾现实需求,往往能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种在实践中学、在实干中练的本领,是年轻干部成长不可或缺的环节。
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提升服务效能。当代年轻干部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一方面要继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治理手段,提高服务效率。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在把握治理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有机统一。例如,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既要保持走村入户的工作作风,又要用好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现代技术,做到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
新时代赋予年轻干部新的使命。年轻干部要将根深深扎进人民的沃土,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让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 章蓝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