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明正勤”答好新时代作风建设考卷

作风建设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尤须以“明是非、正风气、勤干事”为行动准则,在激浊扬清中锤炼过硬作风,以清风正气凝聚实干动能。

要强化学习教育,做到“明是非”。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党的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纵观近年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紧密相连,破法无不是从破纪开始。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是为了给党员干部念好作风的“紧箍咒”,让纪律的“戒尺”高悬。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在学与悟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小事小节上时刻自律自省,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清正廉洁,勇于担当。

 要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正风气”。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环境和风气对党员干部有很深的影响。某些看似平常的“礼尚往来”,实则极易成为腐蚀党员干部、破坏政治生态的隐患。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服务保障、监督促进作用,要持续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对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首要信号,对作风问题敢于亮剑,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为权力拴上“缰绳”,防止由风及腐,让风清气正长存。         

要树立为民意识,始终“勤干事”。民生系于好作风。作风建设要落脚于实干担当、体现在勤干事惠民生。党员干部要厚植“为民”之情,杜绝一切不良作风和行为,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秉持立足岗位、躬身实干的原则,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积极昂扬的心态和主动担当的作为,在工作中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实绩,为事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以“勤干事”的姿态破难题、促改革,以好作风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宜良县纪委监委 刘洋)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