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久久为功、抓常抓长,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以清风正气护航事业发展。
思想铸魂夯实作风根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思想根基一旦失守,必然导致行为越轨。从延安整风运动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到新时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启作风建设新篇章,思想建设始终是纠治“四风”的关键先手棋。要深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三会一课”制度,用好红色教育基地等载体,推动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廉政谈话提醒等方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引导党员干部在“红脸出汗”中校准价值坐标,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常修为政之德,从源头杜绝作风涣散隐患。
实干担当锻造过硬作风。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风建设成效最终体现在履职尽责上,政策制定要务实,工作推进要扎实,效果检验要求实。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精神破题,主动到矛盾突出的一线啃“硬骨头”,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一抓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要强化闭环管理,建立过程管控机制,定期复盘进度与成效,对落实不力的环节深挖思想根源问题与机制漏洞,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确保整改到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三个区分开来”的实践标准,激励干部在乡村全面振兴一线担当作为,让群众真正看到作风之变。
优化制度固化作风成果。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流程,推动作风建设持续向好。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强化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对重点领域开展“点穴式”检查,推动纪律监督与巡视巡察信息共享。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配套制度,建立作风建设负面清单,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探索建立作风建设动态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动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形成标本兼治的良性循环,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江苏省灌南县委组织部 唐猛 杨世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