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如春风化雨,其成效如何,百姓感受最真切、评判最权威。要让这场作风洗礼真正激浊扬清,就必须真诚敞开大门,真正递上话筒,真切聆听回响——让群众评议的“晴雨表”成为校准方向的指南针针。

门开得够宽,才能听见最真实的声音。真正的开门不是虚应故事,而是以最大诚意拆除“玻璃门”“弹簧门”。将评议的“桌子”摆到社区院落、楼宇街巷,让群众抬脚就到、说话就灵。唯有如此,基层的真实脉动才能畅通无阻地涌入组织耳中,群众评价才能多样真实。若仅限于会议室里的“请进来”,难以触及痛点。

话筒递得够近,才能激发最坦诚的建言。 群众的“家常话”和“牢骚话”恰恰是丈量工作成效最精准的标尺。这要求我们不仅组织走访座谈,更要主动邀请那些常提尖锐意见的“刺头”,珍视这些逆耳忠言。同时,还需善用网络平台——让每个角落的声音都能被清晰捕捉,如此方能汇聚起最坦诚的民意。

回音听得够真,才能结出最扎实的果实。开门纳谏若只闻其声、不见其行,群众热情终将冷却。关键在于让每条意见都有“回音壁”,形成“群众监督—干部整改”的良性循环。深入基层一线考察政策落地实况,通过新闻发布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将问题清单、整改措施与进展成效及时透明呈现。让群众亲眼见证“问题改没改、怎么改、改到哪一步”,其意见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化为实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每一次发声都是对作风建设的直接检验,每一次评议都是对初心使命的深沉叩问。唯有真诚开门、俯身倾听、力行整改,使“开门纳言”全过程贯通“真”字精髓,群众评议才能真正汇成推动作风进步的磅礴合力。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