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管党治党的铁规矩、硬杠杠,其生命力在于融入基层、化为自觉。选调生作为有着扎实学识的基层工作者,必须主动肩负起宣讲员的使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这不仅是选调生融入基层的必修课,更是锤炼党性、服务群众、展现担当的关键考场。
深学细研,精准把握精神实质。八项规定精神内涵深刻、指向鲜明,是管党治党的实践指南,选调生首先要下苦功,做学深悟透的先行者。不仅要逐字逐句研读原文,更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典型警示案例等,从党的作风建设百年历程中把握其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领会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背后的务实导向,理解厉行勤俭节约蕴含的为民情怀,把握规范接待、精简会议的服务宗旨。唯有自身先吃透其精神实质,成为政策精髓的“活字典”,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基层事务中,精准识别哪些是触碰红线的行为,从而将其内化为履职尽责的根本遵循和作风养成的行动标尺。
贴近群众,善用乡音传递清风。理解透彻是前提,有效表达是关键。选调生扎根在村,与群众朝夕相处,最善于将政策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要摒弃生硬说教,善用方言俚语、身边故事、鲜活例子来阐释八项规定精神。例如,将反对特权思想具象化为“干部村民同坐一条凳、同吃一锅饭”的平等理念;将勤俭节约阐释为“省下一桌宴席,就能多铺一段便民路”的朴素道理;把改进会风形象表达为“少在会场坐板凳,多到田间解难题”的务实作风。这种转换,核心在于结合村务实际,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算得清的身边事,把严肃纪律转化为关乎切身利益的朴素道理。
躬身力行,以行践学润物无声。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的根基是否牢固,最终要靠行动来检验。选调生不仅是政策的宣讲员,更应是践行的排头兵,必须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觉抵制违规宴请、拒绝任何特殊关照等,这些日常点滴就是对清廉作风最有力的宣告。在履行职责时,更要自觉对标规定,严谨细致,确保每一环节都经得起检验。同时,利用走访调解、村务公开、线上社群等多元场景,见缝插针地传递精神内涵。这种以身载道、融入日常所展现的务实作风,能最有效地带动干部群众将纪律要求内化为行动自觉,共同守护好基层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
行胜于言,功在不舍。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层宣讲员,是选调生扣好从政第一粒扣子、走好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选调生应持续深化学习、严于律己,在学深悟透、贴近群众、以身作则的实践中,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唯有如此,才能不负组织培养、不负群众期待,将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种子深植于广袤的乡土大地,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贡献属于选调生的青春力量。
(作者: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办事处选调生 王欣蕊;衢江区委组织部 郑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