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实干立信,筑牢乡村全面振兴根基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体现党言出必行、取信于民的政治智慧。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深悟其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自觉付诸行动,以扎扎实实的成效践承诺、赢民心。

承诺于心、践诺于行,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既是党员干部担负的职责使命,也是立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做好农村工作过程中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充分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精准推动土地规范流转,盘活闲置资源;科学规划特色产业,聚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村集体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以产业之实换取群众获得感。激活乡村人才动能,着力培育爱乡村、懂技术的“新农人”,通过“田间课堂”“师傅带徒”专项培训精准赋能;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吸引在外能人、乡贤、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为其提供政策扶持与贴心服务,搭建广阔成长舞台。借力科技赋能,积极推广智慧农业,普及农村电商,运用数字技术优化生产与治理,让科技创新从“高大上”变为“接地气”,真正转化为农民增收的“新农具”和乡村发展的“加速器”。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关键。一方面,要持续推动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聚焦人居环境长效整治、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等现实难题,积极组织群众共商共议;另一方面,要树起德治标杆,发掘宣传“最美媳妇”“诚信之星”等身边榜样,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点亮向善引路灯,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在此过程中,还要逐步建强文化阵地,扎实推进书屋、礼堂、广场等设施建设与管理,让阵地“活”起来、人气“聚”起来、服务“优”起来,确保书屋常添新书办讲座、广场常有活动传欢歌、礼堂常聚人心演好戏,变“物理空间”为滋养人心的“精神家园”。

乡村,是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希望。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第一线,需以一件件政策落地的实效、一项项产业兴村的实绩、一处处乡风文明的实景,日拱一卒、久久为功,在广袤田野铸就矗立于群众心中的信义丰碑。(作者: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黄家街道办事处 谢琦洋)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