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歌,奋斗为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青年干部恰似破土的春笋,既需阳光雨露的滋养,更要在时代的风雨中挺直脊梁。学习是青年干部成长的生命线,是砥砺品格的磨刀石,更是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当青春的激情与求知的渴望相遇,当奋斗的汗水与智慧的火花碰撞,便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成长交响。
学习是青年干部“为国为民”最美丽的注脚。两千年前,司马迁在竹简上刻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壮志;一百年前,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的灯光下研读马列经典;四十余载前,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无数青年干部在夜校里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这些穿越时空的学习身影,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青春奋斗史。正如王阳明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干部当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在书卷中寻找精神坐标,在典籍里汲取智慧甘泉,让学习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学习是青年干部“身先士卒”最激昂的旋律。云南独龙江畔,“90后”干部高德荣用三个月时间走遍42个村民小组,将惠民政策化作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贵州深山里,选调生黄文秀在驻村日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产业帮扶的“致富经”。他们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学习更无破题之策。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青年干部既要读懂“三农”政策的深意,更要读透乡亲们的心事;既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更要传承农耕文明的智慧。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实践,让政策在泥土里生根,让智慧在田野间绽放。
学习是青年干部“舍我其谁”最豪迈的呐喊。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年轻干部既要研读《资本论》的深邃思想,更要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在基层治理的创新中,既要传承“枫桥经验”的群众工作法,更要探索智慧社区的新模式。这种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思维方式的革新,是认知维度的跃升。当青年干部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拥抱变革,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投身创新,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
青春因学习而厚重,人生因奋斗而精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青年干部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让我们以书为舟,以梦为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在时代的洪流中勇毅前行。当青春的智慧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当奋斗的汗水浇灌出改革发展的硕果,我们终将见证:那些与书卷相伴的深夜,那些因思考而闪烁的眼眸,终将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作者:余靖,淳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