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修订,既是作风建设的“再深化”,更是民生福祉的“再升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充满电”、行动上“拉满弓”、制度上“扎紧笼”,带头“过紧日子”,聚力推动群众“过好日子”。
在思想上“充满电”,让勤俭基因融入精神血脉。勤俭节约是镌刻在共产党员红色基因里的精神密码,是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建设智慧,更是新时代“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的鲜明底色。党员干部要守护传承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时刻以《条例》要求为镜,主动开展思想大扫除,坚决摒弃铺张浪费的不良倾向,杜绝大手大脚的错误行为,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将勤俭节约的理念内化为思想自觉,让“过紧日子”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成为行为准则。
在行动上“拉满弓”,让精细管理迸发民生温度。反对空谈、注重落实,一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要用好用实过紧日子里的精打细算,压缩“三公”经费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乡村建设、民生保障、技术创新等群众所需所盼上。要善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一网通办”“一表同享”等智慧平台,推动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以政府“过紧日子”的“减法”,换取群众“过好日子”的“加法”,让群众在“过紧日子”的作风转变中感受到“过好日子”的幸福。
在制度上“扎紧笼”,让刚性约束涵养时代新风。实现从“过紧日子”到“过好日子”的关键性跨越,离不开制度体系的保驾护航。要严格抓好过紧日子各项制度落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与时俱进完善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规定,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要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持续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打好办公节能、设备降耗、出行减排“组合拳”,坚决防治和纠正政务服务中的“面子工程”,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乐平市委组织部 汪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