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以武力吞并中国的企图,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揭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在这民族存亡时刻,中华儿女的爱国精神空前高涨,筑起一道不屈的精神长城。
历史不容遗忘,警钟时常回响。如今战火的硝烟早已湮灭,卢沟桥上美景如常,斑驳的“卢沟晓月”石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荣耀。88年后的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铭记“七七事变”?
铭记“七七事变”,我们应该始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历久弥新的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我们以史鉴今、砥砺前行,我们奋发图强、汲取精神,凝聚起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铭记“七七事变”,我们应该始终居安思危。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抗敌牺牲的“铁血将军”杨靖宇曾说过:“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靖宇县、左权县、雪枫县、张自忠路……每个地名背后都有英雄们血战到底的故事和人民对英雄的崇高致敬。铭记“七七事变”,我们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时刻警醒,始终不渝坚守为民初心,坚持不懈传承红色基因,在干事创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必胜决心,强化爱国情怀,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告慰英烈,开创崭新的未来。
铭记“七七事变”,我们要将“不忘国耻”化作奋进的动力。我们应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树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以铁的肩膀担当起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不畏艰险的奋进姿态,勇于直面矛盾,通过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在纾困解难中增活力,在务实干事中开新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建功立业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承英雄血脉、激发爱国热情,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书写历史伟业的壮丽新篇章,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优异答卷。
铭记“七七事变”,我们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铭记“七七事变”的最好方式,就是从血与火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进一步锤炼党性、担当作为,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掌握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练好干事创业的基本功,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