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久久为功强作风求实效

作风建设,是关乎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永恒课题。它绝非“一阵风”的运动,而是需要日日精进、久久为功的“终身修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新时代新征程上驰而不息强作风、求真务实谋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

铸魂固本强根基。作风问题,根子在思想。思想“堤坝”不牢,作风“洪水”便易泛滥。强作风求实效,首要在于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从思想深处正本清源。常修“心学”。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题,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党员干部当常掸思想之尘、常清灵魂之垢,让理想信念的火炬长明,确保在任何风浪考验面前“风雨不动安如山”,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深植“初心”。要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扑下身子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坚决摒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动真碰硬祛顽疾。作风建设必须直击要害、动真碰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作风顽疾,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整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检验作风、锤炼队伍。剑指“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必须坚决向“文山会海”开刀,向过度留痕、多头重复督查检查考核“亮剑”。严格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各项部署要求,大力精简文件会议,优化督查考核方式,切实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促发展、惠民生的“刀刃”上。严惩“歪风邪气”净化政治生态。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新表现,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保持高度警惕,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

建章立制促长效。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长效。必须坚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用严密的制度体系管住权力、匡正风气,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织密“制度笼子”。聚焦作风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确保各项制度规定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贯通“监督合力”。健全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强化政治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精准发现并推动解决作风突出问题。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发挥好“探头”和“哨兵”作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监督无处不在,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选调生  崔  灿)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