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追光青年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激活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乡村全面振兴,集体经济是根基。如何激活村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答案在于从“输血”转向“造血”,以创新思维解锁发展密码,让资源活起来、产业兴起来、农民富起来。

强化党建引领,压实发展责任。需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集体经济指标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形成镇村两级书记主抓、联席会议统筹的工作格局。实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干部履职能力。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将集体经济收益与干部待遇、评优评先挂钩。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选育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

坚持因地制宜,优化发展路径。推行“一村一策”发展模式,建立资源禀赋分析机制,精准定位产业方向。构建特色产业培育体系,立足区位优势发展农旅融合、规模种养、物业经济等业态。强化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土地集中流转、资产整合开发、产业链条延伸。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不符合实际的产业规划。

创新运营模式,拓宽发展空间。深化资产运营改革,通过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探索多元合作机制,构建“村企共建”“校地合作”“飞地经济”等利益联结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电商平台、智慧管理系统,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集体资产抵押融资、产业基金运作等新路径。

夯实人才支撑,激活发展动能。实施“人才回乡”工程,建立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才信息库。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集体经济专题研讨班,培育职业经理人队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设立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奖励基金。

完善监管体系,筑牢发展根基。构建全流程监管机制,建立“三资”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监测。推行阳光运行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村民代表监督小组和项目评议制度。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将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与基层治理成效挂钩。

激活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需要构建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模式创新、人才支撑、监管保障“五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唯有破除“等靠要”思维,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可持续的运营机制,方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集体经济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活力源泉,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中共万安县委组织部 王嘉跃)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