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擘画。对于直面群众的乡镇党员干部而言,学习教育不仅是思想淬火的熔炉,更是校准为民初心的精神坐标。
以学习教育构筑思想根基,激活作风建设内生动力。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基层工作直面复杂矛盾与利益纠葛,更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廓清思想迷雾。在学习教育中开展专题研学、警示教育、查摆整改,实质是构建起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的转化链条。当党员干部在精读原著中感悟为民情怀,在对照检查中校准价值坐标,作风建设便从外在约束升华为内在追求。这种由表及里的思想蜕变,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既能守住底线红线,又能激发担当作为的奋进力量。
以制度规范强化刚性约束,推动治理效能迭代升级。作风建设既需要春风化雨的思想浸润,更离不开制度保障的硬核支撑。从公务接待标准化流程到村级事务阳光监督体系,从干部考核负面清单到群众评议常态机制,基层治理正经历着由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的深刻转型。学习教育与制度建设的同频共振,既破解了“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治理困境,又将“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统一,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制度固化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以为民实践检验学习成效,书写推动发展时代答卷。作风建设的根本价值,在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当基层干部走出文山会海、抛开迎检应考,把更多精力投向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走村入户的民情调研、民生项目的落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便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这种从“痕迹管理”向“实绩导向”的转变,不仅重塑了基层政治生态,更在干群之间架起情感交融的桥梁,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乡镇党员干部当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作风建设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实干担当,成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践行者,绘就新时代干群同心的壮美画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最生动的基层注脚。(乐平市浯口镇人民政府 高超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