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临港开发区,传统制造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以下简称“两化”改造),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经途径,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浙江嘉兴港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秉持“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本身就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这一理念,积极开展嘉兴市制造业“两化”改造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加速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2023年,全区实施“两化”改造项目60个,直接拉动投资29.36亿元,投资完成率列全市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动能。
数字赋能,助力制造迈向“智造”。以科技变革创新为引领,让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赋值、赋智。开展梯度培育,通过筛选建库、定向辅导,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省级未来工厂等智能制造企业群体,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开展技术诊断,“因企而异”明确改造路径,以智能化技改和轻量级改造有机协同,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数字化,实现全区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恒优化纤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技术,实施高端纤维智能工厂项目,实现集团平台总控,万元产值成本降低21%,获评省级智能工厂。
节能降碳,推动增效“增绿”并进。以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企业绿色化改造。开展减污降碳技术改造,聚焦源头高效减量、工艺革新、末端协同治理等方面,实施省级减污降碳标杆项目5个。加强资源集约循环,支持企业开展能源梯度利用、余热回收、中水回用等技术改造,开展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培育打造绿色工厂,支持开展碳管理体系认证,编制碳排放报告,创建各级绿色工厂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港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实施扩容提升绿色低碳项目,通过以园区PDH产业含硫废水的替代再利用,实现上下游互补,年减碳1.8万吨以上,节约成本超7000万元。
“两化”融合,打造标杆拉高标准。围绕化工新材料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打造数字化绿色化融合改造标杆。依托信汇、嘉化等骨干企业研究院的人才、资源等优势,谋划实施一批“两化”融合深且覆盖面广、创新性强且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示范项目案例。入选省级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项目3个,获得省级资金补助1400余万元,绿色标杆效应逐步扩大。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超6500万元系统性实施丁基橡胶生产工艺全流程绿色节能改造,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下降超20%。
服务驱动,形成多元强力支撑。以优质服务驱动,为企业“两化”改造提供强力的多元化支撑保障。完善制度保障,成立“两化”攻坚领导小组,建立“助企服务员”制度,点对点下沉企业,累计出动160余人次,开展“保姆式”专业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安全监管,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化工园区39家企业两万多台设备数据的采样收集和普查审核,为企业建立了一个系统化、立体化、动态化的设备健康档案和监管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支撑,聚焦有效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引进浙江省新智造公共服务应用入库供应商2家,对接华为、霍尼韦尔、浙大中控等10余家顶尖技术团队,开展技术诊断、规划指导等服务,助力培优育强“智造”群体。(作者:吴佳,系浙江省委党校2024年第一期中青一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