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振兴乡村文化要善借本土文化“引擎”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文化支撑,特色的本土文化大多根植于乡村,诸如习俗、礼仪、建筑等种种“本土文化”,皆是散落于乡村角角落落、携带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振兴乡村文化要注重开启本土文化“引擎”,努力打造成乡村文化发展新业态、新风景。

一是以“乡贤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人才支持。要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乡贤文化平台,建立乡贤联系机制,畅通乡贤与乡村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激发乡贤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和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对本土籍贯的在外经商、办企业、从政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新乡贤群体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成乡贤档案册,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有重点地予以分析筛选;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建立乡贤联谊会、新乡贤理事会;鼓励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工程提供文化策划,为农业企业策划文化品牌,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呼吁新乡贤经济回归,反哺桑梓,全面推动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援、人才回乡的“归雁经济”;鼓励新乡贤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作用,加强对新乡贤回归工作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推动以村史、村规民约、乡贤榜等形式,记载乡贤公德,不断激发新乡贤服务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新乡贤群体进入村干部队伍,鼓励新乡贤冠名出资成立包括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的发展基金,为乡亲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以“传统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村长期历史沿革传承下来的深厚底蕴,也是维系乡村情怀和乡愁的纽带。无论是原汁原味的老房子、令人向往的小桥流水等乡村建筑、山水风貌,还是民间民俗工艺品,都凝聚着一方乡土的文化追求,也是有别于城市的显著表现之一,其文化的异质性将是实现乡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因素。为此,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档案室等;鼓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发挥传帮带作用,结合中小学教育、农村文化礼堂培训等方式,通过兴趣课题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非遗技艺的目光和关注,培养更多年轻化的传承人,把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如淳安县非遗睦剧进校园活动,近年来逐渐进入更多小学,以睦剧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潜移默化形成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组织学生睦剧兴趣团,让更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传统睦剧、竹马等,把当地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成立传统文化研究推广会,推进文化礼堂、非遗展陈馆、红色文化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展示室,盘活文化存量资源,推动村情民俗展示室,成为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以“工艺文化”引领乡村文化振兴。挖掘农村传统技艺,以文化产业为引领,发展文化产业,既能较好地发挥拥有传统技艺的乡土人才作用,又能为乡村群众带来收益,还可以逐步吸引在外人员回乡发展。可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农村工艺文化创建活动,最大化发挥乡镇村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以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传统民俗为主要内容,开展特色文化项目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一乡镇一支特色农民艺术团、一村一支特色文化活动队、一个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如淳安的一些传统手工艺竹编、麻绣、雕刻、剪纸等技艺,因为手工艺人的逐渐凋零,几近失传,挖掘这些技艺打造成本土特色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能更多的吸引年轻人传承下去,成为带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通过开展农民艺术节、民间技艺大赛、非遗技艺培训班、乡村读书节、乡村农民运动会、农民文化大院技能展示、乡村大舞台等面向农村地区的大型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性的农村文化服务品牌;积极建立“千名乡土文化人才库”,加大定向定点分级培训,完善培训计划和机制,组织专业文化干部建立村级联系点、城市文艺院团与农村文艺团队结对子,形成城乡人才联动帮扶机制推动乡村传统技术和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是以“传播力量”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是散落在群众之中的珍珠,要把这些珍珠找出来擦亮发光,光靠保护还不行,要善于借助媒体传播力量。如今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可以下沉到每个人手上,借助智能手机、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群体看到乡村文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社会人群喜爱上乡村文化和技艺,自发地发展乡村文化。如淳安县浪川乡的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昌归,他的锔瓷技艺登上钱江晚报后,先后接到不少希望成为学徒的电话,这表明传统技艺还是存在不少喜爱和需要的群体。要精准找到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现代受众,就要发挥传媒的作用,打造乡村文化“传播力量”,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到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借助妇联、统战、商会等力量培养乡村直播人才,发掘乡村短视频拍摄爱好者,开展系统化的培训,培养乡土文化传播人才,组织乡土短视频、摄影等比赛活动,把乡村文化以更适应当代媒体传播的形式发扬出去。如浪川乡服装店店主平建霞以“村花小平”注册的抖音账号,通过拍摄日常采桑养蚕、养鸡养鸭、乡村生活场景、土味垃圾分类宣传等内容,受到较多群众喜爱和关注,视频观看和点赞量形成一定的关注度,粉丝量也不断上涨,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群众力量。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