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国风新材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始终致力于新材料产业发展,在高分子功能膜新材料研发生产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风新材立足自身实际、加紧布局谋划,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向科技要动能,向人才要赋能,向智造要质量,向绿色要效益。

1

产业转型,厚植新质生产力“绿色沃土”

从早年红火辉煌、一膜难求的流金岁月,到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困境时光,要破解发展难题,急需找到一条破局之路蝶变重生。

难题何解?东风已来。伴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东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安徽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风新材拨开云雾找到了发展方向——聚焦主业,推动企业向战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战略新材料,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公司围绕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布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亮出未来产业发展“计划书”“行动表”,制定了《国风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聚酰亚胺膜材料、光学膜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为主的战新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发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另外,公司对传统BOPP、BOPET产品实施结构调整策略,挖掘细分市场空间,开发新产品,实施“差异化”,稳生产、保质量,降成本、减损耗,让老产线焕发新活力。2023年结构调整产品累计销售31153吨,占比24%。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开展“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近年来,公司致力于突破技术壁垒并加速形成经济效益,研发生产的薄型高导热碳基膜、高耐穿刺PI黑膜、超薄型PI薄膜实现产业化并批量稳定供货;COF封装用PI薄膜经客户试用反馈产品性能已达到行业尖端同类产品水准;与中科大联合研发TPI复合膜、PSPI光刻胶,与哈工大联合研发光学级聚酯功能材料、聚酯热封料,均取得重要进展。公司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5项,安徽省工业精品2项。高导热石墨膜用聚酰亚胺碳基膜研发创新团队被认定为安徽省第十五批“115”产业创新团队。

体系向新,汇聚新质生产力充沛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迫切需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向“新”发力。聚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公司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已拥有各类有效专利406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获得国家及安徽省新产品89项,制定并颁布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12项。现有研发人员190余人,经过多年人才引育,锻造了一支从事新材料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人才队伍,其中聚酰亚胺(PI)薄膜研发团队先后被认定为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公司建设有行业领先的中心实验室,包括性能表征检测仪器、聚合反应装置、小试样机及试验线等研发设施。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及“中国科大-国风新材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PI材料联合实验室”,筹建“安徽省先进聚酰亚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公司聚焦行业“卡脖子”技术开展自主研发并顺利投产。在聚酰亚胺材料方面,投资布局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13条,掌握了前驱体聚酰胺酸合成、凝胶成膜及亚胺化等关键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高导热PI碳基膜等多款产品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近年来,公司在电子信息膜、环保预涂膜、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等功能膜材料的生产制造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功能膜材料领域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树立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聚“才”提质。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人才“选用育留”多环节发力,坚持“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工作原则,按照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通过校园招聘、校企合作培养、柔性引才等多种模式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人才培育,通过人才考核评价、晋升等加强人才运用,打造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成立国风学院,结合车间小课堂、沙龙等平台,搭建了网格化的培训体系。创新性建成全链条职业发展通道,职业发展通道项目获得安徽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公司还积极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拓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空间,选树国风名匠8名,建设工匠创新工作室6个,公司被命名为“安徽省级模范职工之家”。

凝“心”增效。结合公司长期以来沉淀孕育的正直诚信、开拓创新、奋斗进取等具有国风特色的文化特征进行总结、提炼,创新性地形成了新阶段文化理念体系以及“三比”“四零”“五融”“6S”“七零八落”等企业文化品牌体系,并于2018年发起了“改变思维、突破自我、重塑精彩”主题活动,旨在突破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和工作业绩。通过企业文化轮训等系列工作,促进文化落地生根,为公司发展提供文化动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获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二等奖。

创新为核,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创新驱动,拾级而上。未来,公司将围绕国家《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相关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及新能源三大领域核心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近年来,国风新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切实落实研发经费投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2023—2027年项目建设期间,公司计划立项重点专项课题10项,专项研发投入预算不低于1.31亿元;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础性及前瞻性研究课题投入占比达15%—20%;加速推进安徽省先进聚酰亚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加快功能原辅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专业研究室建设,持续改善研发软硬件水平,提升研发基础条件。

聚焦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推进“芯屏”领域先进聚酰亚胺材料研发与场景示范应用,实现产业化生产;与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联合开展光学级功能聚酯原材料研发;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强化协同创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新领域、新赛道。

强化招才引智,推进人才强企。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985/211高校硕士及以上研发人员,着重培养各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下一步,公司将围绕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目标,因企制宜,向“新”发力,推动产业转型、推动体系向新,聚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陈雯雯)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