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让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打造“引进人才、孕育人才、用好人才”的外部环境,以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人才选用的包容度、人才服务的贴心度,多维驱动新质生产力。

先立后破,去“跟风化”引才,激活政策“乘数效应”。随着城市“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部分城市出现引才同质化严重问题,强“引”弱“培”、贪“多”轻“效”、求“有”失“用”,人才政策缺位。运动式的快速引才造成区域性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分布不均衡,长此以往,对发展新质生产力造成阻碍。所以,各地在人才招引工作上要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定位精准引才,让人才政策落地。如长三角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产业链”为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江苏连云港出台《关于强化招才引智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的八条措施(试行)》依据城市发展,精准吸纳产业人才,依托全市招商网络体系同步打造招才网络体系,让城市需求与专业人才双向对接。

因地制宜,去“人设化”用才,触发人才“杠杆效应”。要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就要明确人才不能靠“栓”,而要靠用。摒弃“为我所有”的形式,注重“为我所用”实质,发挥人才专业性,建立健全柔性人才机制。如嘉兴市围绕城市中心工作、项目带动等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借助高精尖人才的力量,把科技成果从“想法”变为“现实”。鼓励高精尖人才加入院士工作站、科研课题、国家级及省市级重点项目中,覆盖市政、规划、交通、监理、检测等多个领域,精准发挥技术骨干人才专业力量,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分类指导,去“模板化”育才,发挥人才“综合效应”。做好城市人才工作,更要在“育”字上下功夫,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凝思聚智”。要按照“高端引领、重点培养”的思路,推动“政校企”联合育才,由政府部门牵头,为企业选人、高校育人搭建“桥梁”,通过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点单式”招聘,“订单式”授课,深化产教融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拓宽校企合作广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协同发展。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灰坪乡 方诗琪 翟琳)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