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文化自信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了绚烂多彩的文化宝库,少数民族民歌则是其中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珍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写照。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民歌正面临历史的洗涤和时代的考验,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如何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民歌成为当代文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体裁五彩斑斓,韵味声意盎然

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凝结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它以音乐的形式记录了本民族的历史、生活和社会变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理念、生活哲学等传递给后人,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受地域、环境、风俗和信仰等诸多因素影响,民歌的品类浩如烟海,体裁丰富多样。如蒙古族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两种体裁,我们所熟知的长调《牧歌》气息悠长,音域宽广、字少腔多、拖腔悠扬,表现出蒙古族人民质朴热情、爽朗豪放的草原民族风格,而“呼麦”一声两音的演唱形式也是蒙古族民歌独有的民歌技术;朝鲜族民歌则有抒情谣、风俗谣、农谣、童谣、长歌等5种体裁,音乐曲调抒情婉转,节奏多为三拍子,如抒情谣《阿里郎》等民歌。藏族民歌有山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北京的金山上》就是藏族民歌风俗歌的箭歌,极富舞蹈性和嘹亮的高原韵味;苗族多生活在高山田野,他们的飞歌音调高亢、气息悠长、节奏自由、音域跨度大,常伴着滑音和甩腔,展示出苗族人民敢于与困难斗争的乐观精神气质。不同风格的民歌能带着我们看遍神州大地,从歌声中我们能领略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印记、文化价值、情感诉求以及民族性格,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勇敢拼搏的民族精神。

各民族民歌在历史的长河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而从创作手法来看,广义上的民歌又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各族人民耳闻口传留下来的传统方言原生民歌,如侗族《蝉之歌》、蒙古族《心上人》、壮族《难得今日又相逢》、哈萨克族民歌《黑云雀》、瑶族《蝴蝶歌》等;二是根据民族曲调译曲填词的民歌,如由王洛宾老师整理创作的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由艾克拜尔填词的维吾尔族民歌《一杯美酒》,由范西姆老师整理创作的壮族民歌《壮乡美》、壮族三声部民歌《蓝天广郎朗》等;三是由近代音乐人根据民歌曲调改编或创作的具有民族特征的民歌,如《七月的草原》《阿拉里呦》《青藏高原》《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赶圩归来阿哩哩》《大地飞歌》等民歌。

二、传承迫在眉睫,发展举步维艰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少数民族民歌在文化自信思潮的推动下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在作品方面,很多濒临消失的传统民歌被挖掘整理保存了下来,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少数民族民歌。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多民族地区成立了民族歌手班,选派民族歌手到专业音乐院校进修,广西艺术学院2009年还设立了民族艺术系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演唱广西原生民歌。在赛事和活动打造方面,有早期国家民委和文旅部主办的“孔雀杯全国少数民族歌手大赛”,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歌大会”“争奇斗艳-少数民族歌手争霸赛”“寻找刘三姐”等,由地方政府和媒体举办的“歌从黄河来”“左权民歌大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新民歌大赛”,由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花儿大赛”等,这些举措对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普及、宣传和推动作用,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变,少数民族民歌正经历着一场变革,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发展瓶颈。

少数民族民歌的受众面正在逐渐缩小。受外来文化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年轻人更多地接受和喜爱西方文化和流行歌曲,有的学生甚至一首中国民歌都不会唱,少数民族民歌正逐步被边缘化。

少数民族民歌曝光度相对偏弱。音乐的曝光度往往与商业推广和市场利益密不可分,由于少数民族民歌受众面比较小,无论是在电视、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平台,还是在微信、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对少数民族民歌的宣传推广支持力都比较小,很大程度限制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民族语言和演唱技巧的局限性较大。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和普通话的普及,民族区域的义务教育场所逐步集中到县城及重点乡镇,许多青少年逐渐丧失了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原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因原生民歌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演唱技巧限制了歌曲的传唱,增加了传播的难度。

传承人老龄化和断代现象正在逐步加剧。原生民歌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城镇化的进程让很多年轻人离开了民歌的土壤,而民间艺人年龄普遍偏大,随着他们的逐步离世,很多未能记录和保留下来的原生民歌将面临无人继承濒临灭绝的境况。

少数民族歌手和创作人的培养和重视度不够。在现代音乐产业中,歌手的影响力直接影响音乐的传播和推广。德德玛、腾格尔、曲比阿乌、阿幼朵是我们比较熟知的少数民族歌手,他们所演唱的少数民族歌曲也备受观众喜爱,但目前少数民族民歌领域的知名年轻歌手相对较少,知名的少数民族词曲作者也是寥寥无几,使得少数民族民歌难以在主流音乐市场中获得应有的一席之地。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不足。受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人一味追求外来事物,对本民族的语言、习俗、音乐都产生了消极的自卑情结和排斥心理,“原汁原味”的原生民歌被喻为“听不懂的土东西”,而新创的民歌在一段时期以“音高腔宽”为创作和演唱的标准,致使很多歌曲音域高、难度大,严重地脱离了群众基础,也让很多喜爱民歌的观众望而却步。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在磨合中艰难曲折前行。

三、上下谋篇布阵,内外融汇创新

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也是有别于其他国家文化的闪亮明珠,新时代下,我们要勇于正视和面对少数民族民歌在传承和发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守正创新的思想继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在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掀起民歌潮,扬起民族风。

加大政策引导,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和不同文化的认知认同、理解包容以达到自我觉悟、多元共生,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深刻认识到传承和推广少数民族民歌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使命,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应将这一工作置于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尤其应加大对原生民歌的保护和挖掘力度,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保障,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各地方和机构严格按照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为传承和发展工作营造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其次,应清楚地认识到民族语言保护对于传承少数民族民歌的重要性,丰富的民族语言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生动载体,说好民族语言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传唱少数民族原生民歌,因此,应处理好方言传承和普通话推广之间的共生性和协调性,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允许多民族语言特色的存在和延续,继承好各民族几千年建立起的交流和演唱语言根基,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民歌的“原汁原味”,体现其独特的民族性。只有通过从上而下的规划和引导,才能让文化自觉的根扎得更实,从而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大宣传推广,提振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因此,一是引入数字化技术,搭建少数民族民歌数据库和云分享平台,让中国的少数民族民歌“走入百姓,走出国门”,让更多的国人和国际友人轻松便捷地感受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魅力,进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和交流。二是提升政府相关网站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对少数民族民歌的宣传和推广,增强曝光度,打造相关栏目和网红,分享少数民族民歌创作过程、背后故事等,增强民众对少数民族民歌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让更多的人从看到、听到进而爱上、爱唱少数民族民歌。三是积极探索民歌的流行化、时尚化模式,在演唱原生民歌时可适当加入普通话的演唱,积极探索民歌和流行的完美融合,让民歌穿上质朴而不失时尚的外衣,让民歌真正成为一种简约而不失奢华、悠扬而不失情韵的国潮文化,让民歌逐步成为大众喜爱的主流。

加大人才培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也能改变文化,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民歌文化,必须以“树人”为核心任务。首先,艺术院校是新时代下少数民族民歌人才培养建设的主力军,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突出天赋的学子一定的入学放宽政策和优待,给予相关科研课题更多的扶持,积极打造地域民族特色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理论、创作和表演人才。组织更多基层田野采风的实践活动,组建特色表演团及设立特色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少数民族民歌传承和发展的事业中。其次,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植入更多与少数民族民歌相关的教学内容,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觉性和自豪感,培养更多民歌后备军。另外,恢复“少数民族歌手大赛”,或积极打造“刘三姐杯民歌大赛”等官方主导的国家级和国际级的赛事,通过大赛挖掘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歌手,并设立相关创作奖项,鼓励更多的词曲作者创作少数民族歌曲。最后,进一步加强立法以完善民间艺人及非遗民歌传承人的认定、培养、保护和“传帮带”机制,经济上给予更多的扶持补助,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无论是对内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民歌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成果来树立文化自信、宣扬文化思想、展示文化价值。让我们不忘初心、坚守文化自信,与时俱进推动民歌走中国特色的传承和发展之路,用民歌艺术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陈道宁,广西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