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两会国是厅|全国人大代表尹双凤:构建大学生心理育人“互联网+”协同体系

1

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副主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 尹双凤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以湖南省为例,近三年全省117所高校一级心理危机预警学生分别占当年学生总数的1.31%、1.36%、1.42%,新生心理普查阳性(一般心理问题及以上)检出率分别为16.3%、18.6%、21.83%,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本科新生“带病入学”(已确诊精神障碍)的比例增长迅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发的系列问题,呈现高发多发趋势,引起国家、社会、高校及家庭高度关注。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刻不容缓,需要健全多部门联动,构建学校、医院、家庭协同育人机制,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一、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对心理问题重视不够。一是医院专注于病症治疗,忽视了预防和教育的重要性,缺乏与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协作。二是家庭教育的“缺位”,许多家长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延误了孩子的就诊、治疗与咨询。2023年某高校对860名大学生家长调查显示,90%的家长对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缺乏了解,74%的家长认为孩子若患心理疾病会带来病耻感,60%的家长对学校的就医建议持不配合态度,而在已确诊的学生家长中,有50%表达了希望隐瞒孩子患病的意愿。

(二)学生就医难,资源保障不充分。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具有病程长、风险高、易复发等特点,需要进行长期系统治疗。但目前罹患心理疾病的学生就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阻碍。某高校采用自编《学生心理问题就医现状调查问卷》,对3家精神科门诊的320名就诊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医院挂号难(41.59%)、就诊流程繁琐(33.55%)、医生问诊时间短(61.03%)、治疗和咨询费用高(44.02%)、就医距离远(34.58%)等是影响学生就医和复诊的主要因素。但目前精神科医生相对不足,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线上心理诊疗平台发展还不成熟,无法有效解决上述大学生就医难点。

(三)机制不健全,未形成协同合力。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在开展患心理疾病大学生的育人工作时,其职责和具体工作缺乏明确边界;医院具有心理疾病诊疗的专业优势,但没有充分发挥与学校、家庭协同育人的作用,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康复和成长;家庭是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部分家长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缺乏参与协同育人积极性。尤其是当前协同育人体系的统筹协调机制、沟通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学校、医院、家庭如何定位”“具体如何联动”等问题尚未理顺,不利于形成合力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为校、医、家协同提供制度保障。建议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共同制定《医教结合实施办法》,针对不同心理疾病大学生,厘清医院、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明确“校—医”协同机制、流程和相应规范,形成解决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管理闭环。各省市严格落实“一校一医”制度即每所高校必须与一家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医合作联盟”,畅通绿色转诊通道。

(二)积极创建平台,为校、医、家协同提供条件保障。建议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指导,各省教育、卫健部门统筹省域范围内高校和医院专业资源,创建一个校医家智能化线上诊疗平台,一站式实现校医家信息共享、就医问诊、治疗、咨询、动态管理的一体化,解决大学生尤其是边远地区和特殊群体就诊复诊难、信息共享不全面或不及时等就医难问题,拓展患病学生就医就诊的渠道,提升就医效率,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平台保障。

(三)优化机制,形成校、医、家三方协同育人合力。建议由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由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以片区为单位构建“互联网+校医家”协同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协调、高校积极主导、医院有效支持、家庭主动尽责”的工作格局,实现校医家协同育人。一是构建协同预防体系,学校和医院共享资源和信息,促进早期识别和干预;校医联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二是建立协同治疗体系,整合专业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绿色就诊通道和线上复诊和咨询服务,确保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全面、及时、有效的治疗;三是建立协同管理体系,为心理重症大学生建立个人线上专门工作小组,定期召开校医家专题讨论和督导,动态管理病情,合力开展教育关怀,强化校医家协同管理和育人。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