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舒勇:以公共雕塑打造新时代国家文化符号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近3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和关注国家文化符号的打造。符号是最简洁通俗又最具传播力影响力的通用语言,也是呈现价值观最便捷、最有效、最快速、最持久、最深入人心的视觉与观念的载体。这让我迫切地意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必须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从事多年的艺术创作,让我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高度去认识公共雕塑艺术在国家文化符号塑造和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作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这更坚定了我创作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共雕塑艺术作品的决心和信心。

事实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公共雕塑除了具有一般雕塑的基本特征外,必然会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时代中的人和环境共情共鸣,起到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国家公共文化和精神的最佳载体之一,不仅可以承载中国话语中国叙事的重要理念,也能够演化成国家文化符号,甚至是超级文化符号。“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理念,不仅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也同时成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基础性核心理念,围绕这些理念以国际化公共雕塑的方式打造新时代国家文化符号,恰逢其时、适逢其势、意义重大。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桥和船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具共识的标志性符号和概念之一。以公共雕塑的方式打造新时代国家文化符号就应该从桥和船开始。

天下有爱,大爱如桥,天下有美,大美如舟。形式各样的桥和船遍布在世界四通八达的陆地和江河之上,这些桥和船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文化符号,它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变迁。桥和船的文化意象鲜明而灵动,绚丽而浓烈,她们开启了我们的心灵,滋润了我们的情怀,凝聚了我们的文化力量,寄托了我们的人生理想。昨天,人类架桥探索于脚下,今天,人类造船飞越未来于浩淼太空之上。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感受到这是人类向着美好发展的一个划时代伟大倡议,这必然需要一个能够与之匹配的,呈现伟大的中国新时代价值观的新时代公共雕塑艺术作品。于是我结合“桥”之于世界的深刻含义,从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赵州桥”出发,用两万块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国花的琥珀金砖创作了大型雕塑《丝路金桥》,它承载着各国文化基因,以国际性的艺术语言和情感认同,向世界描绘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美景象,诗意地呈现了中国“和”文化的美好,精准地传达交流互通的“丝路精神”,在世界百花园中架起一座和平金桥。通常世界各国享誉海内外的国家文化符号,几乎都要在类似世博会的超级盛会上亮相,才能得到世界性的广泛认同。譬如美国的自由女神雕塑、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德国的原子球塔等,都是在世博会展出后成为全世界超级文化符号的。于是,我把作品的首展锁定在米兰世博会,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我终于将《丝路金桥》成功在米兰世博会上展出,且一亮相就赢得全世界的关注,并收到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得以在更多国家展出。因为《丝路金桥》产生的国际影响力,回国后就在神州第一街长安街上亮相,成为建国以来首件在长安街上展出的当代公共雕塑作品,接着成为两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首届“中非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服贸会、庆祝建党百年、读懂中国等一系列中国高规格盛会上的标志性主题景观。

《丝路金桥》创造了公共艺术领域的一个奇迹,具有里程碑的深刻意义。因《丝路金桥》被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自2017年开始就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讲述“一带一路”倡议标准配图,成为新时代的文化符号,被编入中学政治教科书和《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百年大党面对面》等一系列权威理论读本中。2018年《丝路金桥》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展出,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亲自接见了我,还邀请了另外三个国家的总统在丝路金桥上签名,并把展出的广场直接命名为“丝路金桥”广场。经过十年的不断成长,国际友人认为《丝路金桥》艺术化地表达了“合作桥”“连心桥”“友爱桥”的思想,以国际化的公共雕塑艺术语言将“一带一路”符号具象化,是一件具有典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征的国际化公共雕塑艺术作品。

2019年,我又从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中得到灵感,开始创作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件公共雕塑作品——《命运之舟》。舟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获救与超越的文化符号。我把红船、巨轮、龙舟、方舟、飞船的象征意义与形态,概括提炼为一件气势恢宏的国际化图腾雕塑作品。《命运之舟》雕塑通体金色,船体全长为一百米长,象征在两个一百年的起点上启航。船身倾斜45度角,驶向天空,连接起此岸与彼岸,连接起陆地与水域,连接起文明与荒蛮,连接起广袤的宇宙。舟上有整齐划一奋进划桨的七十二位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船员,这代表着世界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命运共同,我再一次以国际化的公共雕塑艺术语言,把世界人民风雨同舟的壮丽史诗写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

《丝路金桥》和《命运之舟》凝聚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巨大能量,不仅以此来表明新时代的中国要完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使命的决心,更是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成就,书写着全世界人民患难与共,踔厉奋发的恢宏篇章。《丝路金桥》熠熠生辉,《命运之舟》也即将扬帆启航,这两部作品,恰到好处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且在交相呼应中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象征和精神图腾,它们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一个文化案例。

我们正赶上一个公共雕塑艺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国家的发展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公共雕塑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创作空间,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公共雕塑艺术创作提供了用之不竭文化养料,中华民族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公共雕塑艺术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经济社会发展为公共雕塑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需要,人民期待,时代召唤,新时代公共雕塑艺术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我坚信,公共雕塑创作和新时代国家文化符号塑造的春天正在到来,那些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文化符号的公共雕塑必将成为我们文艺百花园中最璀璨夺目的时代景观,成为我们国家闪耀于人类文明之林最亮丽的风景,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叙事体系发挥积极作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舒勇,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