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践悟方法论】以进促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践悟方法论视封面

“践悟方法论”专题

【学习金句】

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

【实践分享】

减量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

近年来,北京发布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和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北京留白增绿约9000公顷,建设提升便民服务网点7700余个。疏解更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2年的65.6%。

财政发力,促进中小企业提质增效

近期,广东省财政下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7.74亿元,重点支持广州、珠海、汕头等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地市,推动中小企业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管理、安全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化升级。此外,还下达3.46亿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覆盖广州、珠海、汕头等15个地市,企业可用于创新和研发投入、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等方面,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巩固。

去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河北是传统工业大省,近年来着力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河北已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加快规划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体系。2022年,河北风电光伏总装机量达6652万千瓦,新增抽水蓄能装机210万千瓦,逐步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新格局,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专家解读】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胡敏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新的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作出的政策安排和工作举措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为坚定信心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做好经济工作,时刻关注经济运行,科学把握经济走势。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适变应变、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走出了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果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原则。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稳”与“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经济工作中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稳”是大局,关键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是进取,进的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着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稳”和“进”是相互促进的,需要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时度效。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8个字突出了“进”和“立”。“以进促稳”体现了2024年经济工作更要主动作为、开拓进取。政策的牵引作用非常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现实困难和挑战还十分突出,我们决不能消极等待,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施策、拓展政策施力空间,通过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我们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央财政在2023年四季度增加发行1万亿元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以后,有利于推动国内经济更快向潜在增速回归,巩固稳中向好基础。货币政策要充分体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精准滴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五个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输血”。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防止经济出现通缩,切实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先立后破”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出台政策、推进改革要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市场规则,“立”字在先。坚决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在制定政策上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能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也不能把攻坚战打成消耗战。为此,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我们要准确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中国经济在劈波斩浪中坚定前行。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历史地看,纵观百余年党史,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战胜了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今天的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今天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更有志气骨气底气,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现实地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就在于具有强大的产业发展韧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潜力和巨大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力,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以及党中央具有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驾驭经济工作的高超智慧和娴熟能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认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无比广阔。

未来地看,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无比广阔。

只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一定能破浪前行、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