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大思政课 | 数字化视角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幻灯片-大思政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随着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一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系统性工程。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数字化为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和实践路径,不但促进思政课程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而且为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多方主体参与、构建大型教研系统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思政教育严肃性把控、新型师生关系重塑等诸多挑战。

提升教育资源,建立思政体系

增加教学资金投入。教学设备的优化升级离不开政府和学校合理地分配教育资金,加大教学设备资金投入,扩大教育经费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教学设备与资源的利用率。作为教育资金的主要供给方,政府要加强对教育资金使用的管理,确保教育资金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学校作为教育资金的使用方,可以从争取财政投入和企业资金支持入手。一方面努力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合理使用专款资金,另一方面,与合作企业协商,争取企业在资金和设备上的投入,加强学校教学设备优化建设,为更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服务。通过多方努力,不断完善智慧教学设施,提升多媒体教学设备水平,助推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夯实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地基。

健全教育保障系统。健全教育保障体系需要实行“强校带弱校”的教学教研模式,实现学校之间“互联网结对”帮扶,城乡学校“一对一”配对。弱校引进强校的优良文化、先进技术、优秀教师等,与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更加适合本校环境的教育教学技术,实现教学设备的优化升级,建立相匹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强化“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个过程需要强校与弱校共同投入,充分激活教育资源的内生动力,培育更多优秀教育工作者,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认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程的品质,促进区域内学校良性竞争、共同进步。

建设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研系统。目前中小学阶段的思政课程存在各成体系且在一定程度上简单交叉重复的问题,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一体化联动的目标未能有效实现。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从整体上形塑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设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研系统。一方面,完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师资共享机制,鼓励组建思政课程一体化教研团队,建立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机制、学术沟通机制,实现资源交流常态化和制度化协作,保障思政一体化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建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制度,推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师资共享平台,为跨学段听课提供机会,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打通学段界限提供条件,指导中小学思政课做到内容互鉴、理念互补、过程同步、资源共享,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思想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引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师资水平,打造一流团队

建立健全思政教学评价一体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教师队伍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力量,在培育价值观、孕育学生思政素养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深化青年一代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思政素养和道德水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否建立健全思政教学评价体制,关乎到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和对思政课程育人成果的评定。新时代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牢牢抓住思政教学评价机制这一突破口,通过建设思政教师专业培训平台和专业对口教师考核管理机制,以教学评价推进专业思政人才一体化。

确保中小学思政教学目标有效衔接。数字化视角下中小学思政教学目标面临着教学导向不明确、不同学段教学主体衔接性不足等现实困境。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针对课程内容制定思政教学目标,能够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制定阶段性和长期性目标,促进不同学段教师之间深度有效融合,适应新时代多方参与的教学理念,以明确清晰的目标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思政课的时代特色。

培育思政骨干师资力量。在数字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能否紧跟时代脚步、创新教学方式就显得极为重要。要培育一批能够赓续优良教师风范的思政骨干教师,同时融入新时代数字化教学技能,主动适应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升级,依托数字化发展助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思政一体化教学注入新活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思政骨干师资队伍,在中小学思政课之间实现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各学段思政教师都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与时俱进创佳绩,做言传身教的新时代思政骨干教师。

深化数字改革,构建全面平台

深度整合思政课各学段教育资源。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分析中小学各学段学生面向思政教育时综合素质、接受状况、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新兴数字技术融入到中小学思政课课程设计之中,采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丰富课程内容,不断促进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有序衔接。教育主管部门可整合优质数字化课程内容资源,使中小学思政课在内容进度、呈现方式、组织形式上能够互相贯通、紧密关联,促进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的连贯性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完整性。在数字化过程中深度整合思政课各学段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思政课的科学衔接贯通机制,用数字技术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添砖筑瓦。

打造思政教育数据中心集成平台。以数字技术和科学研究为保障,建设可供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享共建的思政教育数据中心集成平台。可以说,建设思政教育数据中心集成平台不仅是保障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稳步进行的基础工程,还是思政课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首先,借助数字网络技术构建优质教学资源资料库,为学生查找资料、老师设计课堂提供完善便捷高效的服务。其次,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平台,为学生学习和教师培养提供数字智能化教学。最后,在建立师生个人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发智能评估软件,评估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一体化设计沉浸式学习体验;完善老师听课评价机制,紧抓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关,构建国家、省、市、校四级课程评价体系,使跨学段同学、同训、同评价成为常态。

构建师生交互型学习模式。构建师生交互型学习模式,基于数据集成平台开展“课内”和“课外”师生交互性教学活动,推进数字技术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度融合。思政课教师课外要完成网络环境下基于数据集成平台的教与学任务设计,课内则通过教与学方法设计创建“师生交互式课堂”,课内外结合课堂和数据中心集成平台落实教学总结和反馈。师生交互型学习模式能够在思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基于数据分析的双向互动沟通格局,保障教学方法的恰当性和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蓬勃发展趋势,以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深度融合,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将道理讲透讲深讲活。(作者: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新瑞 郑旭敏 孙秀丽)

本文系温州大学2023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字化视角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JWXC2023020)和温州大学2023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荣誉课程建设专项的部分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