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共同富裕视角下海岛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在当今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文化IP已深入人心,成为一个区域文化符号的集合。它辨识度高、自带流量、变现能力强悍,能带动当地文旅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多业态共生,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赋能区域经济具有“点石成金”的功能,开发打造专属乡村文化IP,成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做强做大文化IP对深度赋能海岛振兴,助推海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海岛文化IP开发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舟山围绕“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充分挖掘小岛特色,通过“一岛一品、一岛一策”差异化发展路径,凝练海岛特色,先后培育打造了东极岛“东仔”、蚂蚁岛“蚂小蚁”、六横岛“小茶豆”、登步岛“呆瓜”、桃花岛“桃花猫”等系列海岛文化IP,为海岛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乡村文创产品开发、乡村环境改善等带来了积极意义,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文旅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谱写了一幅幅“各美其美”的美丽海岛乡村共富新画卷。但是,与国内外其他知名文化IP相比,舟山的海岛文化IP仍存在一些不足。

起步发展比较晚,宣传不够广。相对于国内特别是周边长三角区域内的一些知名文化IP,舟山在文化IP开发方面起步较晚,开发规模比较小,在宣传渠道的运营上,更多是注重了传统渠道的运营,没有充分借助游戏、VR、AR以及区块链等相关数字化技术进行营销推广,与日本的熊本熊、国内的故宫、唐妞等大IP相比,缺乏流量,社会影响力不足。

知名度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近两年,宣传部和文旅集团等通过各类平台、媒体和数字手段积极营销推广东极、桃花岛等文化IP,虽然培育了一定的粉丝群体,但是规模不大,通过街头调查走访舟山本地的一些书店、商品店等文创场所,市面上在售的东仔、桃花猫、呆瓜等本土文创产品很少,甚至一半以上的舟山人都不熟悉东仔、桃花猫等本土文化IP,更不了解其文化内涵,与国内外知名大IP相比,缺乏知名度与客户黏性,很难形成竞争力。

文化产业链短小,业态不够丰富。大众在对IP产业的认识上也比较狭隘,认为文化IP产品就是旅游产品。舟山对已开发出的东仔、桃花猫、蚂小蚁等IP采取的是统一设计、集中采办、官方流通的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但是,相关衍生品仅停留在一些常见的手机壳、明信片、文化衫等实用产品或旅游纪念品上,这些衍生品形式单一且传统,与周边市场同质化严重,属于IP产业链的下游衍生产品,没有充分运用“数字+实物商品”相结合的形式,没有充分发挥“IP+数字化+旅游”的作用,导致其孵化能力和变现能力有限,缺乏相关产品的延展能力和消费迁移能力。

社会参与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只是文旅集团等部门在牵头开发文化IP,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机制,缺乏专门的品牌组织机构运营,且打造工作处于分散状态,相关的协同制度也尚不完善,相关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各种非政府组织参与较少,本岛居民也没有积极参与其中,甚至对本土文化IP也不太关注。特别是一些偏远小岛,存在空心化严重、人口随着旅游季节性变化较大、交通不便等客观情况,导致文化数字衍生品行业相关人才招引留比较困难。

做强文化IP赋能海岛共同富裕的建议

深耕海岛文化,让IP讲述海岛的独特故事。舟山集海洋文化、佛教文化、海鲜美食文化为一体,有着不可替代的城市符号与天然魅力,一岛一品各具特色。花鸟岛擦亮了“百年灯塔”招牌,黄龙岛主推“东海石村”特色,枸杞岛主打“海上牧场”品牌,桃花岛卡通IP形象桃花猫和东海鱼,普陀山梵音佛茶等,这些场景都有着独特的辨识度,浸润着海岛文化,因其强烈的画面感、代入感、互动性等特点,凝聚成独特的海岛故事。目前,省内及长三角地区,尚未有与舟山城市气质相近、特征相似的城市,只有通过精准定位、策划包装,捕捉一个个海岛原生态生活瞬间,挖掘海岛文化特质,培育孵化海岛文化IP,让IP讲出海岛的独特故事并衍生出其品牌价值,才能唤起游客对海岛的认知和体验的渴望,实现文化IP的导流、变现。

加强市场营销推广,制造热点持续引爆。文化IP的价值实现与有效的营销推广是分不开的。要保证IP推广持续性和有效性,真正达到引爆的效果,就必须借助一系列营销事件策划的常态化运营让IP活起来,包括通过生活化、场景化、体验化、互动化的手段,运用网络直播、社交媒体、赛事活动、事件活动等渠道,让IP持续不断地曝光在大众面前,抢占消费者心智,建立基数大、范围广、影响深的粉丝社群。要充分依托亮点爆点,加速人气流量集聚。纵观“陕西唐妞”“苏州四大才子”等城市IP营销模式,都是借助点爆一个点来实现短时间内迅速引流。同时要借助数字化技术,充分开发利用全景虚拟游览、AR互动、沉浸式VR体验、5G慢直播以及区块链等相关数字化技术,让文化IP讲出海岛特色故事,创造出更多的文创产品,加快提升IP文创产品附加价值及知名度。同时,政府要在IP人格化塑造和IP推广上多方搭台、大力支持,力求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

拓展上下游衍生产业,实现多业态共生发展。今天IP的外延已经延伸至多个维度,所产生的产品也横跨文学、影视、游戏、日用品等各个行业,单一的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化的需要,IP产业应跨入集群化。要充分认识到文化IP已不仅仅是“知识产权”或者文字符号,它是一个从概念到产品、到卖点、到盈利模式的完整体系,文化IP的打造、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以衍生出丰富的产品,也可以联动多业态形成一个IP体系,一个成熟的文化IP与一个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品牌以及品牌衍生品是离不开的。因此,要围绕海岛文化IP,不断向其上下游开拓衍生产业,特别是要依靠渔民画、渔船等传统非遗资源大力开发影视、动漫等上游衍生品,丰富文创产品的层次,实现多元化的供给,借势借力,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和第三方的资源,不断延伸IP产业链。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一个文化IP的成功打造和价值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有的甚至短时间内不能变现。海岛属于远离大陆的小岛,其人力、物力有限,开发好海岛文化IP,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在资金、专业人才保障方面,要构建一个包含海岛原居民、外来创业者、企业等主体的利益共同体,建立起信任机制、共享机制。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吸引创客、社会资本等力量加入,提高各方参与拓展多元化IP体系的积极性,进一步帮助海岛以最快的速度丰富业态、完善产业链,加快文化IP的变现能力,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和周边地区的合作,提高海岛居民参与开发和保护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海岛文化IP的价值认同感,让游客在海岛旅游度假的过程中、与本岛居民的交流交往中产生情感和价值的共鸣,最大程度地变游客为粉丝,主动参与海岛文化IP的推广和宣传。(中共舟山市普陀区委党校  王高举 刘昕然)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