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2023年12月1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中共河南南阳市委、南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人民论坛年会暨首届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这一库碧水”殷殷嘱托,探索出一条水源地文化旅游与生态文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南阳路径。人民论坛网邀请到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任永亮进行专访。精彩观点,一起来看。
人民论坛: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南阳是如何依托南水北调干渠为发展支点,做大做强山水人文旅游的?
任永亮:南水北调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世纪工程,自2014年建成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沿线十几座大中型城市的发展因调水得到优化。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肩负着保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任务。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南阳市生态保护工作的特殊性,同时也决定了发展文旅这一绿色富民产业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们依托南水北调干渠,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实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先,我们倾力打造了以“移民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品牌。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阳从丹江口库区先后移民36.8万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岁月中,广大移民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舍小家为大家,离开故土,展现出一种“献出丹心化碧海,架起长河润京华”的豪迈情怀、大义担当和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精神。围绕挖掘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我们高标准建成了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展览馆、移民文化体验中心等教育基地,同时串联南水北调干部学院、民俗博物馆、“英雄渠”旅游资源,形成一条独特的文化旅游线路,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来到渠首所在地,近距离观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不同时期的档案文献、照片等历史资料,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的光辉历史,感受这一伟大的“世纪工程”和“世纪移民”场景。
打好生态牌,也是我们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途径。依托南水北调干渠沿线生态保护核心区富集的资源,我们创建了丹江湖生态文化旅游圈、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五朵山九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品牌;通过大力发展“文旅+农业、+体育、+节会”等新型业态,我们累计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连续策划举办环丹江湖国际越野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中原自行车公开赛等体育赛事,精心组织月季花节、樱花节、紫荆花节系列文旅活动,并借助节会活动与汉江流域各城市、南水北调沿线城市、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等建立合作关系,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片区已逐渐成为豫西南区域文旅发展新高地。我认为,南水北调干渠为文旅产业带来的机遇远不止于此。1432公里的中线干渠不仅串联起了不同的区域文化,还展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以及像穿黄工程这样的人工景观。期望干渠沿线的各大城市今后能够以水为媒,共同协作,通力打造南水北调文化带,形成一条联通南北的文旅长廊,让更多的人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独特魅力。
人民论坛:南阳最靓的名片是山水,最厚的底蕴是文化,最优的禀赋是生态。南阳将如何把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让南阳成为更多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任永亮:在此,我想先介绍一个南阳独有的文化名片——医圣张仲景。南阳是张仲景的故乡,他的《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有近三百个经方流传至今,并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圣张仲景的成长和成就,与南阳这片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得益于南阳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的中药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据统计,南阳境内有中药资源2456种,其中地道名优药材30余种,中药材资源占全国的21%。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山茱萸、辛夷、桔梗、丹参、栀子、艾草、金银花、夏枯草”这八种名贵药材,被誉为“八大宛药”。基于这一资源优势,我们将南阳的文化、生态和旅游串联在一起,创新性地提出了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用好的生态环境来吸引游客,并通过康养服务提升游客体验。以“八大宛药”之一裕丹参为例,这是一种具有养心功效的药材,我们在其生产基地建立了养心谷,让游客在优美的环境中品尝养心药膳,体验中医理疗,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样,西峡县盛产的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由于生长环境优越,这里产出的山茱萸品质上乘,我们在这里建立针对中老年人亚健康的康养基地,每年吸引大批的中老年人在此休闲度假,享受康体养生的乐趣。
近年来,我们以医圣“张仲景”为城市品牌,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融入康养旅游全过程。我们制定了南阳标准,规范,因人施策,细化流程,按照查、医、护、药、疗、健六个环节,培育休闲+中医+中药康养的高标准中医药康养旅游体系。同时,围绕着“吃住行游购娱”我们大力提升服务品质,实施“交旅融合”工程,打造最美旅游公路,推出“南阳礼物”系列产品,评选特色“老字号”美食,为来到南阳的游客享受最优质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人民论坛:“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作为城市形象宣传语,您是如何理解其中含义的,您觉得南阳这座城市或者南阳人的独特禀赋是什么?
任永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常被赋予“多”的涵义,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极言其多也。我们选择“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作为城市口号,寓意深远。其中既蕴含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背景故事,也寓含着我们期望更多来自全国各地朋友能亲临南阳的愿望。具体来说,就是“一顾惊艳,发现山水之美”,初访南阳,你会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南阳,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仅A级旅游景区就有58家,4A级以上景区更是高达23家。境内宝天曼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圈”;老界岭夏季平均温度23度,有“避暑养生地”“天然氧吧”的美称;五朵山旅游区是中原地区久负盛名的道教文化旅游胜地;桐柏淮源景区是古“四渎”之一淮河的发源地和江淮两大水系的天然分界线。如此美景,不胜枚举。
“二顾倾心,感受人文厚重”,深入了解之后,您将发现南阳的文化底蕴深厚。南阳拥有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大约同期存在的五十万年前的南召猿人;七千年前的黄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制品,证明南阳是中国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且南阳盛产的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先秦时期,南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楚始都丹阳,就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附近;两汉时期也是南阳文化的鼎盛期,东汉光武帝刘秀由此起兵成就帝业,当时的南阳郡人口达到240万人,而洛阳只有100多万人,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北宋时期,南阳是宋金对峙的前沿,范仲淹在此写下了《岳阳楼记》,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历史的长河中,商圣范蠡、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等历史文化名人也孕育于此。可以说,从人类起源至今,南阳的文化从未断代,其耀眼璀璨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三顾忘返,享受康养之乐”,就是说如果待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南阳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南阳地处北纬30度附近,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四季分明,气候适宜,既没有南方的潮湿,也没有北方的干燥,具有得天独厚的康养优势。随着文旅事业的发展,我们提出打造康养品牌,已经引起了很多游客和业内人士的关注,下一步我们要聚焦康养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把更多的资源纳入篮子里,不断打磨精品,持续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推动南阳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我们通过京宛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北京的各级领导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以及对南阳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此,南阳文旅部门精心开发了探源渠首旅游线路,南阳和北京之间也开通了直达的高铁和飞机,为大家到南阳提供了很多便利。在此,我诚邀北京市民、各级领导和干渠沿线的广大群众到南阳来旅游观光、指导工作,共同见证南阳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努力与成果。谢谢大家!
统筹:王爽
主持人:常嫦
拍摄:吴文迪
剪辑:吴文迪
编辑:张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