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和需求两者对立统一推动着国民经济的运行。充分释放消费市场的潜力,需要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和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南阳市重构交通枢纽能级、商贸物流体系、消费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加速转变,打响南阳老字号品牌,焕发消费活力,重塑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日,南阳市商务局局长杨振中接受了人民论坛专访。
人民论坛:这次南阳市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名优特色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您期许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杨振中:南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厚重、物产丰富,孕育了大量的优质特色产品以及百年老字号名优产品,这次在北京举办产销对接活动,采取推介展示与体验展销相结合的方式,汇聚120余家南阳优质企业,集中展出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中医药产品及艾草制品等1000余种名优特色产品,旨在加强南阳与北京之间的经贸合作,全面深化各领域对口协作,加快水源地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推动京宛协作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全国更多的企业、经销商、媒体朋友们关注南阳、了解南阳产品、畅通双方交流渠道,建立常态长效的产销对接平台。
人民论坛: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南阳消费品种类繁多、品种丰富且极具特色,有没有建立相关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南阳产品走出去?
杨振中:南阳市一直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市商务局作为促消费工作重要职能部门之一,立足于发挥商务部门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宛产宛用”“宛品豫用”“宛品出豫”“宛品出海”的工作部署,助力南阳企业、产品加快“走出去”。
一是坚持常态长效推进,组织好定期展会。以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形成固定性展销平台,组织开展南阳名优特色产品“月月展”活动,以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市场运作、多方联动、常态长效为原则,按照线上线下、市内市外、参展办展、定期定点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展示南阳市优势产业、特色产品,提高南阳知名度,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寻找产品订单、洽谈合作伙伴,助力南阳产品走出南阳、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助力促进消费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先后组织了广州展、深圳展,这次又来到北京,下一步还要去上海、重庆等一线城市。
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立宛品营销公司。谋划成立南阳宛品营销有限公司,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宛品营销发展,打造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展会和会展龙头企业落户南阳,搭建内外贸一体化合作平台,多渠道融入国内市场供应链体系。
三是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建强工作机制。成立由相关市领导挂帅,市商务局、发改委、工商联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南阳市名优特产采购名录》,按行业、按门类或者按地域集中分类展示、推介。建立“宛品出豫、出海”的线上采购平台,通过构建内畅外联现代物流网络,培育发展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主体,积极组织线下供需对接,推动南阳产品更好地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并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人民论坛:据悉,河南省支持南阳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市商务局作为商贸流通行业促进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攻坚发力?
杨振中:南阳市商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的目标站位,从硬件设施的升级、特色商圈的建设、消费场景的创新、文旅消费的提升、会展经济的引领、消费环境的营造六方面做足准备。
一是聚集品质消费资源。集聚国内外优质消费品牌。推动国内外知名中高端品牌、时尚品牌企业在南阳开设旗舰店、连锁店,发展“首店经济”,制定出台品牌首店落地和推广的配套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南阳制造”消费品牌。培育和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具有高品牌价值的中医药、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生产企业,探索“生产基地+产地消费”模式。擦亮“南阳老字号”金字招牌。深化老字号“一品一策一方案”,支持发布“国潮新品”,做好老字号“南阳礼物”。
二是建设特色消费地标。提升拓展城市特色商圈。做好中心城区商业布局规划,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的商业体系。培育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深化全市步行街改造提升,引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培育形成一批品牌特色步行街。发展新型社区商业。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优化社区便民服务网点设置,提升市场规范化、智慧化水平,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生活服务圈。
三是创新消费场景业态。加快商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不同消费场景和细分消费领域应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带动消费迭代升级。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夜间消费业态聚集区,中心城区以府衙步行街、新华广场夜市街、建业凯旋城夜市市场等现有夜市集聚区为依托,丰富业态种类、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日常管理。提升商贸物流发展能级。建设覆盖南阳和豫鄂陕三省的区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营造良好的物流供应链发展环境,提升南阳商贸业集聚辐射能级。
四是提升文旅消费供给。深化“汉文化”文旅创新。围绕“两汉文化看南阳”布局产业、培育业态、丰富产品,讲好汉光武帝刘秀南阳起兵、科圣张衡创造发明、医圣张仲景悬壶济世、智圣诸葛亮躬耕南阳等历史人物故事。提升文旅项目建设。坚持“城市特色+产业振兴”多元融合,持续做好东方水上元宇宙园区、世界月季大观园、南阳中华恐龙园等项目的提升建设,打造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时尚打卡街区和文商旅地标。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南阳博物院、汉画馆、武侯祠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发展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等数字化新产品,打造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场景,培育高品质文旅消费体验项目。
五是突出会展经济引领。打造本地品牌展会。做大做强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和仲景论坛。持续做好世界月季大会、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中国·南阳仲景论坛智慧康养产业发展高端峰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常设性展会。搭建国际展会平台。鼓励支持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多渠道扩大优质商品供应,推动本地消费品质提升。完善会展业发展体系。改善办展条件,提升会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南阳会展中心”,配套宾馆酒店、人才公寓、仓储物流等设施,打造“南阳大城市会客厅”。
六是营造舒适消费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健全营商环境地方法规体系,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强化消费市场监管。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商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制度,在重要商品领域构建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供应链全程可追溯、可监管。完善便捷高效交通网络。加密国内航线,高铁车次,持续优化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与重点商圈、商业街区、标志性景点等消费载体的交通对接,促进核心商圈、旅游景点、文体场馆等与市政交通互联互通。
统筹:王爽
主持人:翟羽佳
拍摄:吴文迪
剪辑:宋畅
编辑:宋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