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全国各地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新春伊始,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代表,福建省邵武市积极响应省委部署实施的“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吹响开局之年加油干的冲锋号,奋力谱写新时代“邵武是个好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地处福建西北部的邵武,史称“南武夷”,拥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又呈现蒸蒸日上的现代风貌。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邵武调研后深有感慨地说“邵武是个好地方”。20多年来,邵武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全方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擦亮“邵武是个好地方”城市名片。综观新时代邵武快速发展的风貌,“邵武是个好地方”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好”在人杰地灵。邵武有1700多年的建县史,文化根脉源远流长、文人名士世代辈出。如今,崇文好学、尊师重教、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激发助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好”在绿色生态。作为闽北的“林海粮仓”,邵武的森林覆盖率近80%,绿水青山秀美、粮食物产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使邵武成为国字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等,同时又推动邵武进一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好”在红色基因。革命战争时期,邵武曾先后设立过闽赣省委、闽中特委、福建省委等党的领导机关,现有红色革命遗址、旧址29处。时至今日,红色文化基因流淌在邵武人民的血脉中,化作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四是“好”在工业强市。在经济发展中,邵武打造了以新材料、林产加工、文旅康养等为主导的千亿绿色产业集群,被评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良好的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产业动能等为邵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五是“好”在开放文明。在悠久历史中,邵武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并存,中原文化、闽越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姓氏文化五化交融。近些年来,邵武综治考评连续14年南平市第一名、连续八届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尤其是,新时代十年的快速发展使“邵武是个好地方”的城市名片越来越亮,也使邵武的高质量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普遍意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践表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一盘棋,也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践行和创造性发挥;需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文化的繁荣昌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为此,伴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厚植、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断夯实,邵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强化文化传播赋能,积极展现现代发展风貌,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注入丰沛精神动力。
一是挖掘丰富内容,铺展时代画卷。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在文化发展和传播中,邵武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比如,宋代名相李纲、文学评论家严羽、一代宗师张三丰等历史名人,以及和平书院、台溪精舍、聚奎塔、和平谯楼、金坑古建筑、傩舞、三角戏等是邵武传统文化的名片;中央苏区纪念馆、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红一方面军古山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让人回望烽火岁月、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激发奋进有为豪情;在新时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中,邵武市党群城市家园汇聚党员教育管理、便民服务、政策宣传、助农惠农、群众议事办事等多项功能,强化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积极发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此外,和平古镇、张厝民俗文化、洪墩红色文化和理学文化、大埠岗樱花小镇、龙斗乡村振兴示范点、瑶理美丽田园综合体、三爱富(邵武)氟产业基地、远翔新材料、永太高新材料等,构成了新时代邵武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丰富、鲜活内容,在展现邵武人民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精神风貌的同时,还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时代画卷。
二是搭建媒体矩阵,打造传播高地。伴随媒体融合深入发展,邵武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共融互通,并通过搭建媒体矩阵,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中,邵武统筹处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专业型媒体和大众化数字自媒体的关系,彰显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和影响力,并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文艺等新形式,提升内容生产力、打造传播高地,全方位展现邵武现代化发展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产业优化、城市建设与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新特点、新成就和新风貌。
三是促进系统集成,形成文化合力。伴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邵武在文化发展和传播上统筹理论与舆论、网上与网下、内宣与外宣、文化与文明,协调党委、政府及各部、局、办相关资源,协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作用和功能,围绕“邵武是个好地方”的目标追求和实践要求,在文化发展质量、规模、效益、安全等的统一中全方位展现资源优势、彰显文化底蕴、秀出城市魅力,讲好新时代邵武故事,汇聚、形成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力量。
新时代、新邵武,新征程、新风貌。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对邵武来说,践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就是要强化“学”字夯基,在深学上做“优等生”;突出“敢”字当头,在敢为上做“先行者”;强调“效”字为要,在争效上做“实干家”。同时,在文化发展和传播上,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讲好邵武故事、传播邵武声音,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彭文祥,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