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思政实践 > 正文

研究生支教团的育人价值彰显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1998年以来,先后有25批3万余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的700多所县乡中小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工作。二十多年来,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用青春振兴乡村、用知识支教扶贫、用奉献引领风尚,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蕴含着爱国爱民的情怀、挺膺担当的精神、学以致用的本领、无私奉献的品格,彰显了丰富育人价值。

爱国爱民的情怀

奔赴基层一线,淬炼爱国爱民的情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而成的爱国爱民之情,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血脉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时代浪潮中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从百年前五四青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到如今边防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一批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胸怀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跨越千里奔赴祖国中西部地区,将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作为主战场。从青年学子到支教教师,志愿者在“社会大课堂”实现了身份角色转变,在基层实践中深切直观感受新时代乡村伟大变革,深化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志。

挺膺担当的精神

扎根基层一线,磨砺挺膺担当的精神。青年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代影响青年,青年造就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敢于担当是不变的青春底色。无论是二十年来扎根西部大地的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还是来自甘肃国家级贫困县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的研究生支教团女孩张薇,一批批青年学子自觉承担起振兴乡村教育的责任,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贡献青春力量。从校园到乡村,面对地方语言不通、生活物资匮乏、文娱活动不足等现实困难,支教团志愿者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勇气直面难题,在基层一线工作中迅速成长,磨砺挺膺担当、舍我其谁的无畏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青春之姿投身伟大时代。

学以致用的本领

深入基层一线,练就学以致用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从校园课堂到乡村讲堂,支教团志愿者实现了知识只知“知入”到更知“知出”的蜕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代表的研究生支教团正逐渐拓展支教的内涵,深入参与乡村建设工作,通过技术、文化下乡等方式助力乡村产业旺起来、文化活起来、生活好起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青年要怀有“空杯”心态,多向基层群众请教,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在实处,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增强学以致用的本领。

无私奉献的品格

坚守基层一线,塑造无私奉献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人“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私奉献,是40年扎根乡村扶贫扶智的支月英、用工资补贴学生餐费的“80后”白发校长张鹏程等人,用情用爱用心浇灌乡村教育之花的精神写照,是千千万万支教团志愿者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精神内核。新时代青年将以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提振本领、磨砺意志在基层乡村中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青春誓言。

【本文系2022-2023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生支教团场域下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2ZYLX25)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翟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