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理响中国文章配图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精深、逻辑严密、开放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形成并概括的又一宝贵思想结晶,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富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必然。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底蕴,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显著的继承性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中华文明具有五大突出特性,是世界上几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由此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禀赋和文化基因,赋予了中华民族标识性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模式,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安身立命之“根脉”。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一脉相承、从未断绝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脉络。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扎于中华文明之土壤,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是从孕育了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思想,其继承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与血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根脉。构建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凝聚一个国家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魂有定所、行有归依。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引领作用。我们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书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篇章。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的核心价值观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稳定器,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的仁者爱人、以民为本、一诺千金、和合之美、天下大同等思想观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等人文精神,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道德规范在新的历史方位依旧展现出强大的思想风采、精神魅力和情感共鸣,凝结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引领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正确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刻的科学性

文化,即人文化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谓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刻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本身是文化创造、使用和发展的主体。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在其与经济基础的交互作用中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由于其不符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情况产生消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精神文化远远落后于其创造的发达的物质文化,充斥着金钱主义、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糜烂风气,“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因此,当文化发展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不能容纳的程度时,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和文化要求的进步阶级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打碎旧的政权,才能最终迈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强调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实践中的伟力。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孜孜以求的最终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尊重人民主体性地位,发挥人民主动性作用,既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探索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浩瀚智慧,又注重文化建设对满足人民群众进入新时代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价值意蕴,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富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剧作者。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民,文化归根到底是由人民建设,亦是为了人民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增强精神团结力量,实现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共同提升,物质文明富足与精神文明富足同向而行,以文化繁荣发展推动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坚实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一个体系严密、学理深厚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造成果,创新性是其突出特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尤其是在“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中将“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摆在首要地位,凸显了其愈加鲜明的政治性意义。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时代舞台上相互交织激荡,世界大环境正在进入新一轮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凝心聚魂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时代的考验,亦是时代的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是重中之重。2013年8月,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特别强调,将其称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力量基础,还需要坚韧的精神力量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文化视野不断扩大至文明视野,并逐渐从“文化建设”展开至“文明建设”。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概念。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和文明的向度同时内在蕴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其一,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基础上凝结生成的精神性成果,体现着人对自身的理性自觉和主体自我意识。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视角下,文化也一般被看作是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精神文化领域,潜移默化于全部社会生活之中。现代化越是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发显现。就文化和文明的关系而言,文明是文化的积累、结晶而成的积极成果,是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共同产生的总体性成就。从历史的逻辑来看,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积累取得比较充分的成就和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文明的成果在总体上也就愈加得到彰显,对具有其自身特质的文明的自我意识也就愈发自觉和强烈。其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必定更为基础、更为广泛、更为深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和兴旺,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总是作为其在精神领域坚固的支撑和鲜明的标识,进而凝心聚魂,创造出物质领域的更大生产力。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中华文明的复兴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要结出的文明果实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标志,两者息息相关。从这一角度而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关系到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命题。

一切在时代洪流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求的结果。文化繁荣发展事关国家兴盛和民族富强。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攀登思想高峰的征途中探索和开拓通往科学真理的路径,在奋斗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和文化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唯有从其显著的继承性、突出的创新性、深刻的科学性和强烈的实践性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鲜亮特征,才能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继续开创崭新局面,迈出坚实步伐。(作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天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余文茜)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