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的首创者是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体现了一种守正创新的担当精神
春江水暖鸭先知。2022年初,面对国家“双碳”目标及乡村振兴战略,国网株洲供电公司负责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敏锐地发现电力部门在农村供电方面确实仍有短板需要补齐。国网株洲供电公司负责人指出,在脱贫攻坚阶段,虽然农村的供电设施及服务等有了一定提升,电力建设的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农村的供电条件仍有短板。比如,农村电力设备相对落后,普遍采用简易的户外式的设备,不仅耗能高且处理起来较为复杂,农村电网建设有待更新升级。再如,在农村地区,供电保畅服务不畅。株洲农村地区局部配网重过载、低电压问题仍很严重,快速解决、快速应对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服务资源匹配度不足导致服务效能层层衰减,频繁停电和低电压仍然是供电服务投诉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对用电设施及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努力赶上。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的本质是电力供应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一种村民至上的服务情怀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实施前,一些村进户线运行时间久,线径小、外皮绝缘老化严重,随着用电负荷增加,原来的进户线远不能满足需求。用电高峰时段,可能会导致空调、热水器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出现电饭煲“夹生饭”等问题。此外,农村用电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也是制约农村供电的客观因素。春夏季节,草木蔓生,往往“纠缠”或压垮电线,引发用电故障。一些电线经过村民的房前屋后,供电人员“砍青”维护线路时,村民过去不是完全理解,需要村干部协调配合才能开展好工作。“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有效推行后,促进了多赢局面的出现:村民获得感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增加、农村能源绿色转型稳步推进等。特别是老百姓获得了政策实惠:“动动手指”就能“下单”获取电力需求,享受快捷高效的服务。现在株洲市的村民打开手机微信在工作群中反映电力问题或用电需求,就能得到及时回复与处理。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离不开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从善如流的为政之道
2022年以来,株洲市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多措并举推进“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切实补齐农村供电短板,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该项工程得到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专门作批示:“这是一件好事,应充分发挥国网公司的积极性,动员基层用好政策!”随后,株洲市委副书记胡长春牵头,围绕“村电共治”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专题调研、反复研究,印发了《关于开展“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为推进“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绘蓝图、建机制、强保障。现在,株洲市“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格局,充分汇聚“三方力量”、实施“五大工程”、建立“三项机制”,全力畅通农村供电“最后一米”。“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实施后,乡村电力建设由电力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政、企、农三方齐抓共管。株洲市成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建设专班,明确市乡村振兴局为牵头推进部门,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专班加强组织推动。与此同时,国网株洲供电公司成立以党政负责人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打造全业务链条的服务管理组织。政企携手,以“乡镇主导、村组主责、供电支撑”为核心,建立乡镇与县公司、村组与供电所、村委电力联络员与台区经理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让收集用电需求、排查电力设施隐患、宣传用电常识等工作,“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基层农户。让更多村民感受了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实惠。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是一种机制创新,体现了企业和社会运营机制创新的重大实践
唯有制度完善才是最为长久的绩效。“村网共建·便民服务”体现了一种体制机制的再造,具体体现在四级联动。第一级是镇与区供电公司联动,具体负责成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作内容及规则;负责将“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成效纳入镇对村(社区)的绩效考核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碰头会,听取、协调、布置“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相关事宜。第二级是村与供电所联动,具体负责成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的运行机构;负责制定“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的运行规则;负责明确兼职村级电力联络员;负责在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置“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网点;负责明确村民小组工作对接人;定期召开碰头会,收集、汇总、协调“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相关事宜。第三级是村级电力联络员与台区经理联动,具体负责协助台区经理进入所有村民小组的服务工作群;负责定期收集、汇总“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相关事宜;负责把百姓诉求反馈至台区经理。第四级是小组长与台区经理联动,具体负责建立服务工作群,且将台区经理拉入服务工作群;负责协助台区经理做好电力工作。
(作者:杨宜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