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国网株洲供电公司“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就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最有效最成功的方式之一。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
新时代新征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更要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具体体现在推进了五大工程:第一,推进“办电便民”工程。主要体现在加快建设便民服务点到每个村;加快构建市县乡镇和村等层次的联动网络,明确责任范围,提升农村居民办电效率,提供“一站通办”服务。第二,推进“供电可靠”工程。主要体现在加强农村电网规划管理、加快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和改善电网建设施工环境等。第三,推进“保电护网”工程,主要体现在加强农村用电设施保障,加强常态化防山火灾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第四,推进“管电除患”工程。主要体现在加强电力设施外破防范,加大电力廊道沿线治理力度。第五,推进“科学用电”工程。主要体现在进行科学用电宣传,开展错峰用电引导,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五大工程”的实施大幅提升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水平。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企业服务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案例,创新构建的“企业+政府+农户”新模式,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成效尤为突出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必须有坚强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保障。而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是依靠党的全面领导,依靠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同时,企业和社会力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需要建立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治理体系。“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从实践中探索的乡村治理的有效方式,其特点就是将电力建设及治理纳入乡镇和村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发挥了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本土化管理优势,通过建立工作专班,每个村明确一名委员兼任电力联络员,将电力治理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构建了新型的“企业政府和农户”服务新路径。乡村和企业之间从纯粹市场服务关系转变为信息共享、村网共建和村电共治的利益共同体新模式,形成了新兴的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了乡村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成功尝试
中国的乡村振兴不是脱离城镇化发展的乡村振兴,走的是一条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要素良性互动、城乡公平发展之路。乡村的用电和电力服务同样是乡村振兴中的艰巨任务和亟须补齐的短板,通电及高质量电力服务是乡村路、气、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基础要素。实现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城乡资源均等化配置,通电供电和高质量电力服务则是基础的基础。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在提供供电服务过程中,通过强化推进五大工程,缩小农村用电、供电、管电和护电中存在的城乡差距,满足乡村用电方面的需求,推动乡村快速发展。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模式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实际上是在“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模式。国网株洲供电公司从2022年开始在株洲实施“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很快就推广到全省。2023年,“村电共治·便民服务”工程优化提升为“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在国家电网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可以看出,“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国家电网系统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行业样板,正是由于其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新模式,才有了更加广泛的推广价值。与此同时,其他诸如道路建设、安全用水管护、安全住房管理、通讯网络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中,也可以借鉴“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村水共建·便民服务”“村路共建·便民服务”“村房共建·便民服务”等一系列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型
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其包括的人居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内容中,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要,它是优化人居环境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条件。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开展的“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一方面提供了优质的供电用电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服务乡村振兴规划中的电力支持和用电供电管电优质服务支持,提早进行供电规划,尤其是对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做到了科学用电、优先规划。与此同时,国网株洲供电公司还为乡村特殊群体如老人、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和脱贫家庭等基于特惠性服务支持,受到群众好评。
总而言之,“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是企业服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典型案例。其创新构建的“企业+政府+农户”新模式,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成效尤为突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如果将其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村网共建·便民服务”工程是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方式。
(作者:张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