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初见绥德

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挂职之前,我对这里的了解只停留在“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谚语上。来这里三十来天,所到之处虽不多,却总能感受到这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绥德汉”的韵味了,充盈着黄土地的热情、质朴与豪迈。

傍晚时分,我喜欢走在县城的大街上,或是逛小店、小摊,或是品尝道道美食,让人流连忘返。究个中缘由,当属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夹杂着浓浓美食味,有油璇的香气、羊杂碎的诱人,再有猪头肉、抿夹、黄馍馍等,不胜枚举。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以传统的烹饪手法,散发着四溢的香味,贴合着绥德的胃,拿捏着游客的心。食物里所蕴含的民间文化是有嚼头的,品尝美食的同时,食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总会唤醒食客的文化记忆。身在异乡的我,不由想起老家扬州的一些老街,虽“物是人非”,但依旧是温暖如昔,悠然如过往。

绥德的文化当然不会仅仅体现在美食上。早在仰韶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片黄土地上,祖祖辈辈绥德人创造着历史,从“上郡古邑”到“秦汉名邦”,再到“天下名州”。绥德之名始于北朝,取“绥民以德”之字,含“德政教化”之意。当然,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黄土文化。有一种说法“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黄土文化,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绥(德)米(脂)。”她是三秦大地举世公认的陕北民间艺术荟萃之地和陕北文化中心腹地,也是全国唯一被授予民歌、秧歌、唢呐、石雕、剪纸等五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倘若你和我一起在这里走着,我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里唢呐声吸引。各个广场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伴着锣鼓在伞头的带领下,走着、扭着、摆着、抖着,美轮美奂,其乐融融。悠扬的唢呐声,如泣如诉,心情也随乐声起起伏伏,秧歌队形变化和角色扮演时的一颦一笑,也会带走一天的辛劳。

除唢呐、秧歌之外,石雕也是这里的特色。县城内的千狮桥、石魂广场的石狮群、石牌楼、龙凤桥、摩崖石刻以及“四条大道”的石柱、亭楼、石板画及石牌楼浮雕都凝聚着绥德汉的艺术匠心,无不在叙述着“绥德石雕”的文化艺术史。抚摸着石头,定能感受到一群“绥德汉子”,其貌虽不扬,且满面尘土、满手老茧,他们以“匠人”的角色将鲜活的生命、细腻的情感注入每一块石头,或颂扬正气,或刻绘美好,创造出一件件绝世精美的艺术珍品。每次看到这些一生都在专注做一件事,踏踏实实地把这件事做到底的汉子们,内心就涌起一股崇敬之情。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无定河”是绥德的母亲河,她越内蒙、走靖边,经横山、过米脂,到绥德,再经清涧县河口注入黄河。因为她的流入,不仅带来了宽阔的川道,还带来了希望与繁荣,更给小县城平添了灵性和生机,昔日荒坡野岭已变身绿满平川。无定河水欢畅地流进川道里,流进蔬菜、瓜果大棚里,因此也孕育了“农业大县”,尤以山地苹果、红薯、红枣、核桃、中药材最为知名,羊、生猪等畜牧养殖也很发达。以山地苹果为例,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处在优质苹果黄金产业带,日照、海拔、土壤、气温等七项指标完全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苹果生长要求。绥德被认定为陕西优质山地苹果生产基地县,这里的苹果,不仅口感好、含糖量高,且酸甜适中,品质优良。目前种植面积20多万亩,形成了面积大,规模集中的山地苹果产业。全县正以南部县产业振兴为契机,按照“品种、品质、品牌”的“三品”要求,沿着“接二连三”的发展思路,稳步推动山地苹果产业释放出新的动能。

每次置身于千狮桥上,我都会仰慕于绥德文化的厚重与包容,更感叹于绥德人的灵性与奔放。若有一天,你愿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欢迎你来绥德。你不来,我等你,你来了,我陪你!(作者:杨荣,江苏省邗江中学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绥德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