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寻访老校友李子洲奋斗过的百年老校榆林学院

 如火七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榆林学院组织的全国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活动,实地体验了当年中共转战陕北的伟大和震撼,深感这片热土积淀的红色文化在今天的智媒时代仍然具有特别强大的感召力。特别是了解到榆林学院竟然与笔者的母校北京大学有着深深的情缘,更让人激动万分、无比亲切。

让笔者尤为自豪的是,北大老校友李子洲曾担任过这所光荣的百年老校的校长。李子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共产党员、陕西革命的先驱者和陕北共产党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高。他的兄弟姐妹都积极投身于革命,三弟是共产党员,也毕业于北京大学。李子洲校友于1917年春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转入哲学系,任学生会干部,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并加入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至1922年,参与创办进步刊物《秦钟》《共进》半月刊。

1923年初,李子洲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从北大毕业回故乡,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榆林中学任教。1924年秋,李子洲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绥师)校长。他很快创建了陕北最早的党团组织,组织了进步团体共进分社、陕北青年社,创办了进步刊物《陕北青年》,吸引大批青年参加革命。绥师因而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榆林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富足的红色资源、悠久的革命传统、厚重的红色基因,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主要地区。

榆林学院现任校长、著名材料专家许云华教授饱含深情地介绍百年前老校长李子洲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两位校长的百年穿越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分。如今的榆林学院坚定不移地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先辈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陕北早期革命、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绥德师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贡献等研究,不断作出新的学科贡献。

建校百年来,这所红色的学校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2万余名杰出人才。1923年5月,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四师”)在绥德疏属山原“雕山书院”的基础上正式创建,开创了陕北现代中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950年5月,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20世纪80年代北迁榆林,先后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榆林高等专科学校等,2003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榆林学院。

2021年4月17日,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榆林学院(绥德师范)联袂进行签约仪式,三方将在党史研究、师资培训、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申报课题、实践研修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朱善璐应邀作《共产主义先驱与党的百年初心》的党史学习教育报告。朱善璐在报告中以详实的史料阐释了绥师与北大的渊源。朱善璐指出,厘清北大与绥师的中共早期渊源,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陕北的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能将北大与榆林学院的红色基因重新链接,将北大教育资源与榆林学院对接共享,让两所百年名校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同频共振、共续时代新篇章。

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表示,新时代的榆林学院要抓住机遇,积极接续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丰厚学术资源,共同研究李大钊、李子洲,研究光辉的党史,特别是厚重的校史,更加生动地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中国革命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大学子李子洲等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带回故乡,点燃了西北革命烽火,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北京大学一直为自己的学子感到光荣,始终关心这所校友曾为之奋斗的红色百年老校,如今正不遗余力地积极支持帮助榆林学院更上一层楼,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了很多细致具体的工作,经常邀请刘书林等知名学者为学院主讲学术报告,令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近年,榆林学院组织策划的“重走转战路 永远跟党走”实践活动,正吸引八方来客重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艰辛历程,亲历塞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更加激发出大家深厚的爱国情怀。至今为止,全国已有北京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千余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参加了这一主题研修,实地体验到大量鲜活的素材,这些都将大大助力未来的教学科研。

落地榆林,无法不惊叹这里的天空是那么蔚蓝,白云是那么美妙,空气是那么清新,气候是那么宜人,美食是那么诱人,校园是那么优雅,一张张大西北人的脸是那么热情纯朴,一切都是那么魅力无限,让人流连忘返。

大气豪放的校园足以超过很多大学。榆林学院校长许云华教授满意地说,政府相当重视学校建设,主张校园是城市的公园,城市是大学的校园,非常高瞻远瞩地给予学校极大支持,让红色文化注入现代文明,让城市更有文化品位,让古老的城市不断彰显年轻的活力。

漫步榆林古城,看着秧歌舞,听着大漠音乐,吹着盛夏里宝贵的凉风,实在惬意。榆林古城正张开怀抱迎接天下亲人,一系列红色旅游惠民宝典向大家伸出热情的双手。

来榆林吧!度夏!旅游!学习!你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笔者作为北京大学的博士,此行能跨入校友奉献过青春和热血的革命摇篮,真是倍感骄傲,感受更多的是他人无法体验的亲切,笔者心中深情款款地默念着,这也是我的学校啊!

(作者:彭颜红,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是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经验研究” 21BKS13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