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晋源:描绘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战略决策。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将以“历史文化为灵魂、旅游康养为支撑、农业产业为特色、商贸服务为纽带”,按照“一环、两心、三区、四线、五融”的思路,强化顶层设计、政策制定、环境创优,全面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市民观光休闲娱乐首选地和城市“半小时旅游圈”,叫响“唐风晋韵·山水晋源”品牌。

其中,“一环”指农文旅融合休闲环。以晋阳大道、小牛线、滨河西路、蒙山大街为主要环线,构建2条农文旅融合旅游线路,串联“景、村、农、园、田、花”,打造集旅游、住宿、餐饮、购物、休闲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休闲环,形成多点连线、以线带环、以环促面的发展格局。

“两心”指农文旅休闲集散中心和农文旅产业创新中心。农文旅休闲集散中心,在北大寺村打造一级农文旅休闲集散中心,推进庭院经济、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发展。农文旅产业创新中心,在庞家寨村打造农文旅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集特色景观、文化教育、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沉浸式、自助式、个性化农文旅全产业链体系。

“三区”指景村协同发展先行区、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引领区。景村协同发展先行区,按照“看在景区、住在乡村、恋在文化”的思路,集中打造集田园风光、精品民宿、特色餐饮、教育研学等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游。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区,以花卉专业镇、水稻专业镇和果蔬专业镇的“三镇万亩”特优农业工程及城市农场农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为抓手,示范推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械化等先进技术,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技术含量高、携带方便的乡村旅游系列商品并合理布局。休闲观光农业引领区,以稻田公园、梅芝园艺、生态果蔬园、大寺荷风园、草莓果品采摘园为依托,发展庭院经济、非遗体验经济、夏日露营经济、稻田观光经济、田园康养经济,做活传统农业休闲模式。

“四线”指推出西山生态休闲旅游线、晋阳文化体验旅游线、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线、农旅休闲特色旅游线“四条线路”,分别打造以A级景区旅游线为发展目标的西山生态文化旅游休闲游,以晋阳文化为依托的历史文化深度体验游,以非遗、农家乐、民宿为展现形式的乡村民俗文化体验游,以稻田、花卉为核心特色的农耕文化休闲体验游。

“五融”指实施康养旅游、晋阳文谷、风峪古街、漫步休闲、夜游闲居五大农文旅融合项目,助推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康养旅游项目依托石庄头村、窑头村、三家村和赵家山村,以盘活闲置民居、住宿康养为核心,打造乡村休闲康养高端度假板块。晋阳文谷项目依托晋祠长巷村和北大寺村,以泛晋阳文化发展为方向,打造晋食、晋演、晋宿、晋礼等特色产业谷。风峪古街项目依托风峪沟、店头、程家峪等特色风景,以乡村民俗文化、古建筑等为基础,打造集娱乐休闲、文化创意、体验展示于一体的特色古街。漫步休闲项目以“蒙山—太山—龙山—天龙山—晋祠”路段为载体,打造康养运动、漫步休闲新地标。夜游闲居项目,丰富晋阳湖商圈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吸引知名高端酒店投资入驻,打造集企业总部、星级酒店、购物中心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晋源区将加强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全力做好村庄规划和风貌管控,推进“一村一景”;分类推进“四个一批”(城市化一批、生态化一批、城镇化一批、产业化一批);深入实施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提档、村容村貌整治“五大工程”;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开展乡村电子商务发展和智慧乡村建设试点;打响晋祠大米、晋源花卉、晋源果蔬、晋源“鱼混+”种养、晋源城市农场田园五大“特”“优”农业品牌。

同时,大力发展演艺、住宿、主题餐饮、夜游、文创“五大业态”。充分挖掘晋阳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做好沉浸式演艺新场景、新剧场、新剧本的开发,激发消费活力,创建消费新场景。强化民宿规模效应,鼓励农庄餐饮、农家乐餐饮、营地餐饮规模化发展。将晋源剪纸、中国结、皮雕、刻瓷、葫芦镂空雕刻、葫芦烙画等元素融入文创产品,重点开发晋阳文创美食系列—文创月饼、文创元宵等,文创伴手礼系列—晋祠侍女像、晋祠铁人等,同时依托贞观宝翰、赵卿鸟尊打造数字文创产品,增加文创产品的时尚元素。

推动民俗、文创、小吃、非遗、农特产品进景区、进田园“五进工程”。民俗进景区、进田园,文创进景区、进田园,小吃进景区、进田园,非遗进景区、进田园,农特产品进景区、进田园。

此外,成立晋源区农文旅联盟,推动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打造晋阳特色农文旅IP,加强市场运作和宣传推介。围绕“春节到农家过大年”“早春到乡村去踏青”“初夏到景区品美食”“仲秋到田间去采摘”主题,打造古晋阳历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生态保护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组织开展推介会、文创产品展等,构建多元推介渠道。强化政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和服务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晋源路径”。

预计今年年底前,晋源区将认定“非遗工坊”17个,申报省级非遗项目5个、市级非遗项目15个以上,成功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推动晋祠天龙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积极培育太原植物园、蒙山升5A级景区,签约引进2个以上农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旅游总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农文旅经营性收入突破2亿元。到2025年,将新建5-10个省级、市级美丽休闲乡村;进一步打响五大“特”“优”农业品牌;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签约引进10个以上农文旅融合重点项目,旅游总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农文旅经营性收入突破5亿元。(晋源融媒体中心 杨润德  崔莉霞)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