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关于加强接处警环节“前端智能初核”的若干思考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直观展现公安工作面貌的“第一窗口”,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接处警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在接警前端环节的预判力、精确度、及时性等方面亟待提升。2021年,浙江省公安厅印发了《浙江省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规定》(2021年修订),进一步地明确了基本要求、接处警程序、警情处置等内容。其中提到接处警工作要“质”与“量”并重,切实强化接处警环节对警务实战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海量数据的归集分析、数据建模和信息研判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取报警对象身份(前科)情况、现场处置难度(危险)系数、处置警力需求及武力配备标准,从而在接警阶段就做好“前端智能初核”,为现场接处警民警和后续增援警力提供精准信息和强大支撑。

一、目前接处警工作的现状

(一)警情初核研判不够精准。目前,“110”指挥中心下达的警单内容,是接警员通过电话引导报警人提供有效的报警信息后进行填写的,对于警情的紧急程度、危险程度的判定往往取决于接警员的主观判断,缺乏针对报警电话、行为人、警情性质等内容的智能研判。若接警员对业务知识、地理位置等情况掌握不实,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警情类别划分错误、管辖派出所指派错误等问题。以浙江省余姚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为例,当接警员接到群众报警后,一般通过询问方式了解记录“警情类别、报警人大致位置、现场的情况”等内容形成警单下发,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分析预判,很难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发案地址(经纬度)、报警人身份情况、作案人是否有暴力前科、现场的危险程度、是否会引发涉警舆情等“延伸细节”,指挥中心对前方处置警力的情报支撑明显不足。笔者随机抽取了今年夏天发生在余姚城区的20起“现场有人打架”的警情,通过警单描述和接警反馈情况来看,两者的总体符合率仅为51%,具体如下表:

1

(二)初核结果支撑作用不强。“110”是人民群众最熟悉、最信赖的求助号码,近几年来,基于当前人财物等社会要素的频繁流动,公安机关接报警情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以余姚市公安局为例,今年1~10月,接报警情422490起,同比下降2.88%,日均1390起,日均每位接警员接报警情199起。由于警情数量大、接警员派单时间紧等原因,导致对重点警情的研判分析不够,警单内容反映警情不够具体和精准,使得民警对警情要素掌握模糊,无法勾勒出现场细节和大致轮廓。欧美国家在这方面却有相对成熟的机制,如美国纽约警局在现场处置方面,确立了基于快速有效处置恶性案件的紧急响应策略,在接到持枪犯罪的报警后,在调集警力前往处置的同时,立即通过扫描罪案档案和调阅视频资料,第一时间明确是“动态枪手(active shooter)(危险程度高)案件”还是“负隅顽抗的嫌疑人(barricaded suspect)(危险程度低)案件”,并在最短时间内告知(推送)前往现场处置的警察。随后,再通过警情深度挖掘或人员关联系统,向警车车载电脑推送现场图像、作案者信息、伤亡情况、武器类别等信息,使处置警察在到达现场前,就能对现场概况有一个基本的预判。

(三)警情处置风险预判不足。在接处警过程中,当事人情绪和行为往往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因各种诱因随时存在危险等级上升的可能,特别是“潜在危险型”警情和“突发危险型”警情(如打群架、严重家暴、酗酒滋事),从表面上看,似乎报警人反映的当前事态尚可控,导致处警民警容易忽略潜在的危险因素或者难以辨别危险程度,因此总是凭借日常经验和携带的单警装备来“以不变应万变”,一旦真正遇到危险突发或武力升级的情况,就无法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来有效防范危险和控制局面。根据公安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110”报警服务台共接警处置违法犯罪警情1155万起、群众求助警情3191万起,出动警力2.7亿人次,当年共有261名民警、131名辅警因公牺牲,4375名民警、3420名辅警因公负伤。据了解,当前袭警行为发生的众多情形中,风险警情处置过程中袭警发生比例最高,因公受伤的民警(辅警)大多是接处警所致。

(四)警情规律性特征分析不够。以余姚市公安局警情为例,今年1~10月,接到重复类警情67797起,占总警情数的16%。醉酒滋事(求助)类警情1480起、家暴类警情928起、精神障碍患者滋事(求助)类警情487起,打架(伤害)类警情4191起,占总警情数的1.67%(详见下图),在以上四类警情中,打架(伤害)类警情数是最多的。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对报警数据的规律特点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警力限制等原因,基层公安机关相关警种或单位对警情进行规律分析的情况较少,研判分析的程度也较浅,一般是为了汇总数据而梳理,较少探索警情背后的发案规律和特征人群,导致服务于接处警的数字化、实战化“算力、算法、模型”少之又少。

1

(五)舆情风险因素考虑不全。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民表达情绪以及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并且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关注度也不断增强,往往使公安机关和民警经常处于社会矛盾和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接处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被录音、摄像、拍照、记录,发布于网络后也会被“聚焦放大”,并很有可能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据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最重要的获取信息渠道。例如“唐山事件”,据网上数据显示,自6月10日晚事件曝光后, 6月16日17时,全网关于“唐山烧烤店打人”相关话题讨论声量就高达913.6万条,并且微博、抖音、快手等各大网络平台都有评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警情初核的重要性认识肤浅。接处警工作的总体流程分为接警、处警、反馈三个阶段,受制于警力、智能化水平、接警时长等因素,只有针对重特大警情或者难点警情才会对当事人身份、车辆情况等内容进行核查,且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的是“手工核查”和“分类查询”,获取行动性、深层次信息的概率很小,即使有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其整合度和关联性也很差,无法形成高质量的“情报产品”。而对于一般的常见警情(如赌博),通常在接警员填写完简洁的警单后就会下派至派出所等处警单位,对警情初核环节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基础数据积累无法满足实战需求。目前,与报警关联的大量公安基础数据和社会数据,尚未进行有效整合或规范积累,没有专门用于碰撞核查的“数据池”。在实际接警过程中,往往临时性采取人工导出、筛选和甄别的方式。特别是重复报警、家暴类警情等分类较明确、使用频率较高的数据,至今也未全面整合形成基础数据库,无法实现智能化碰撞分析和比对结果的自动推送。

(三)智能研判的机制和手段缺乏。当前对于警情内容的核查仍采取手动核查、分析研判的方式,还没有实现对警情当事人身份、前科信息等进行自动核查、自动匹配、自动推送,而且核查的结果是否详细、准确也依赖于民辅警的个人分析研判能力,核查结果的流转多数通过电话等传统模式进行通知和转达,这样的传统研判、流转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基于公安大数据的“情指勤舆”的需求,也不符合当下为民警(辅警)减负的基本要求。

三、对加强“前端智能初核”的对策建议

数字化与大数据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工作思路。笔者建议,可以借助“公安大脑”警务中台建设契机,通过数据建模、系统集成、流程重塑等方式,扎实做好接处警前端的预警研判,进而从整体上有效激活新的接处警工作闭环模式,更好顺应警务变革需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

(一)整合数据资源,研发初核模型。统筹整合公安、信访、妇联、卫健、宗教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并开展警情数据清洗、数据组织、数据服务等标准化处理,构建涉家暴人员、涉酗酒人员、敏感人群等数据库,并根据警情类别、当事人是否有前科、警情发生地、多次报警等内容,实现警情颗粒化、结构化标签管理,针对性研发应用系统或功能组件。此外,还可根据人员类别构建“酗酒人员”和“重复报警预警研判”等重点警情模型,快速调用警情原始数据和重复报警、恶意报警人员信息,借此开展针对性的处置(处罚)措施。

(二)创新赋分赋色,推动警情可视化。在警情数据标签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接处警工作所涉及的各个具有关联性的警务资源,并通过数据碰撞分析,采用赋分赋色的手段,以“体检报告”式的警单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刻画警情内容,推动警情可视化。赋分赋色的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警情潜在风险,将警情风险程度按照分数值进行划分;另一方面,客观辨别警情紧急情况,将警情紧急程度按照红、橙、黄三色预警级别进行划分。

(三)改变传统模式,完善协同处置。以风险程度、人员类别、警情性质等为判断依据,突破“模糊警种,模糊管辖”的运行机制,打破传统的部门分割,最大限度地实现警情处置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对于非警务类警情,要加强“警源治理”,改变以往电话通知的传统模式,对于家暴类、纠纷类警情,可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系统,实现一键统筹调度妇联、综治办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处置,改变以往派出所“单打独斗”的接处警模式。切实强化公安内部警力调度处置,对于重大风险隐患警情或群体性事件,通过前端研判分析,可采取双处警模式来部署足够的警力,确保民警个人安全和现场得到有效控制。

(四)打造闭环流程,提升群众满意度。重塑原有接处警工作的三段式流程,重新打造“接警-前端研判-处警-反馈”的四级流程,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以提高接处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群众对接处警工作的满意度。具体的前端研判案例如下:针对家暴类警情,报警人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而无法准确、及时说明报警事由、地点等内容,接警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引导报警人提供有效的报警信息,那么我们通过报警电话的智能分析以及与妇联、卫健等部门数据的碰撞等对该警情进行标签化处理,并采用“重复报警预警研判”模型,能让接警员在问答前就对该警情有一个初步了解,也便于接警员选择询问角度、问题内容等,能有效缩短接警的时间,并加深警情挖掘度。对于处警民警而言,可以清晰了解警情紧急程度和风险程度等,便于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处置警情,也可以避免警情风险的提升以及涉警舆情的发生。同时,妇联等相关单位的参与更有利于警情的处置。此外该警情本可能属于治安案件,但由于多次报警、暴力行为等因素,可能构成刑事案件,处警民警以及综治部门可应当继续跟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余姚市公安局 朱辰媛)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