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追寻太极拳练习之“根”

脱去西服,穿上太极服,蔡光復转身走出办公室,来到专门设置的训练房,起势、拗步、云手、蹬脚……一招一式,似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太极拳的刚柔并济尽显其中。行云流水般,蔡光復完成一整套动作后,转身介绍起太极拳的“前世今生”。

文以载道,武以镇魂,乃文乃武,是为太极。作为大众自发的日常健康实践之一,太极拳因其养生健身,被海内外数以亿计的爱好者所崇尚认知。而太极拳也在数百年的传承和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2020年12月,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太极拳植根于生活实践,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申遗成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文化自信,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加有利于太极拳的宣传推广普及。”蔡光復说,蕴聚东方文化精髓的太极拳,正不断向世界迈出“武步”,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彰显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想要练好太极拳,站‘无极桩’则极为重要。”蔡光復接着说,从太极拳最基础的站无极桩开始,就像盖房子最重要的就是打地基。在这整个过程中,锻炼者会逐渐静下心,感受天地和自然的呼吸,之后开始打拳,才能动静结合。在蔡光復看来,太极,是一种从无到有、有又还无的过程,而打太极拳,掌握的不仅是动作的规范熟练,更重要的还是要调养自己的“心”。

据介绍,无极桩作为太极拳内功重要的桩法之一,被历代拳家认为是太极拳的根基,也是传统武术中的一种特殊训练手段。蔡光復是叶家无极桩的传承人,在此前评选的浙江省嘉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以他作为代表传承人的无极桩成功入选。“这项研究一直以来都被练习者或行家忽略。”蔡光復介绍说,他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无极桩的研究被忽视,因此他想通过自己的研究为此作出一点贡献。

《武当叶氏太极拳研究》《光復讲太极》《无极桩阐微》《无极桩功教材》……一本本专业书籍的出版,蔡光復不仅为初学者了解太极做了讲解,也为无极桩的训练提供了对策。不仅如此,他还依托新媒体平台在各地开展《光復讲太极》系列视频课程441讲,为太极跨越圈层添砖加瓦。

蔡光復一边说,一边展示“如何站无极桩”,眼前的蔡光復,身体保持中正自然站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脚内线平行分开,上下“三点”成一直线。静制动,柔克刚,一起一落间,无极桩不仅渗透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古老哲学,更诠释着东方文化的包容与力量。

除了研究无极桩的训练要领,蔡光復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武术,他将自己的太极拳课程公益传授至五县两区的多家武馆、健身馆、散打武术馆、残疾人武术养生健体会所。此外,他的无极桩课程还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成为了嘉兴南湖学院的一门课程。五十多年来,他义务教育培训的太极拳爱好者达上万人,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

目前,蔡光復正在为无极桩申报省级非遗项目,他说:“不管是在行动上传播,还是从文字上记录,非遗项目的确立,将会助力大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更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太极拳的世界申遗成功,太极拳从世界及国家层面得到进一步的认可,成为民族宝贵遗产的同时,也成为了国家世界级的运动健康名片。而对于更好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蔡光復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太极拳在国际上已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和群众基础,太极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但追根溯源,他希望无极桩也被社会各界所认识,并被武术爱好者们广泛传扬开去。(黄建东 刘晓)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