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制止网络餐饮浪费 倡导文明饮食风尚

近年来,以吃播、外卖等为代表的网络餐饮的兴起,正在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饮食方式。但是,这种“互联网+餐饮”消费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粮食浪费现象。明晰这一浪费乱象的表现形式,分析其诱因,进而提出可行性举措以回应当前全社会推行节约粮食的公众期待。从根本上来讲,网络餐饮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需要消费者、网络平台、监管部门、社会舆论等多部门多主体的联合行动与参与,才能取得较好的整治成效。

网络餐饮火热背后的粮食浪费乱象

吃播、外卖已然成为当今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热衷的饮食和消费方式,但是这种网络餐饮火热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粮食浪费乱象。

第一,吃播员们屏幕前大胃王,屏幕后催吐。网播直播变现的流量收割运营模式,决定了吃播员们为了能够获得屏幕外陌生网友的关注,便突出其能吃、会吃、吃的好看的特质。通常来说,一场网络吃播的饭量大约是我们普通人一日三餐的总和,一些吃播博主甚至为了营造其“大胃王”的形象,一次吃下数十公斤的食物。同时,吃播员们为增强节目观看的互动性、营造出家庭聚餐的虚拟氛围,便会边吃边和关注者聊天,无形中也会拉长吃播的时间,增加食物的摄入。这种超越人体正常食物接收需求的非常态化饮食,必然造成严重的肠胃负担,使得吃播员们常常会在下直播后采取各种方式加以催吐。这种恶性循环,无疑带来了极大的粮食浪费,也日益摧毁着无数吃播员的身体健康。

第二,外卖消费中的过量点餐,造成食物大量浪费。互联网与餐饮的深度融合,在带动餐饮销售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点餐、用餐的消费需求,提升了用餐便利。但是,一些消费者却因为多点、点错、饭菜口味等原因,时常将外卖丢弃,造成了一定的餐饮浪费。尤其是在节假日,消费者为寻求方便往往会采取网上下单的方式来购买节日用品,在节日氛围的烘托下甚至有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的倾向,但是这种消费常常会因为点餐种类过于丰富、餐食份量过大等原因,出现较多的食物浪费。另外,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诸多人群选择外卖而非堂食的方式进行饮食消费,这就大大加大了外卖的订单量,也更容易出现食物浪费现象,需要采取有力举措来加以引导规范。

网络餐饮浪费的“诱因”

网络餐饮浪费乱象的背后,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网络直播流量变现的运营模式,决定了吃播员们无所不用其极。大多数网络吃播观看者,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采取节食的方式以维持其良好身材,但是却通过观看吃播员们大快朵颐来代替自身对于食物的激动感,并以此作为缓解压力、进行休闲放松的方式。在这种病态减肥观的引导下,吃播员们便会努力通过多吃、吃的种类丰盛、吃的优雅来获取关注,观众在实现了自身的替代心理后也乐于付费观看,进而实现吃播员的流量变现。从根本上来讲,食物浪费是网络直播运作模式在饮食方面的附带后果,是当前直播平台流量为王运营逻辑的直接产物。对此,需要各大平台从价值认知到行动举措上来加以规范引导。

第二,一些外卖平台的优惠活动要求,商家的不合理餐食配备。就外卖餐饮浪费而言,从外卖平台的角度来讲,存在着起送金额限制,许多消费者本身食量并不大但是为了达到外卖要求不得不过量点餐,从而造成食物浪费。另外,一些商家为了提升流量、吸引人气,常常会进行拼单活动,但是这种拼单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消费者为了所谓的实惠便宜,选择了大量自身并不感兴趣或者不需要的菜品,最终导致超过饮食需求而无端丢弃。更有甚者,为了获得好评、提升店铺的信誉值,一些商家会采取好评送食品的回馈活动,从而导致一些消费者因为贪小便宜而选择那些活动商品,但是这种商品往往口感欠佳,基于零成本获取就会促使消费者选择任意丢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一些消费者自身的铺张浪费习惯。比如在进行宴请的时候,有许多人因为“要面子”,常常会过量点菜,造成大量菜肴被浪费;在酒店饭馆,总是会看到基于口味、饭量、时间来不及等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食客已散、佳肴未动的现象。这类粮食浪费背后,反映了一部分群体虚荣、盲目攀比的陋习,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从小尚未养成节约意识,甚至是过度消费的生活习惯。甚至一些消费者,基于国家连年粮食丰收的现状,认为餐饮浪费不足挂齿,并未深刻意识到从中长期来看粮食安全依然是国家红线,长期供需平衡的压力依然艰巨。

多方联动制止网络餐饮浪费的可行性举措

制止网络餐饮浪费,需要多部门采取多种举措加以共同应对。

第一,规避平台运营漏洞。对于外卖平台,可推送合理点餐的温馨提醒,并明确餐食的成分、食量、口味、材料,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做出理性选择,避免因为信息模糊和漏洞实现多点、点错等现象;同时,推广半份餐、推出多口味套餐等优惠举措,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避免因为刺激消费、扩大销量而强制设定的加菜起送、恶性拼单行为。另外,各大直播平台应及时关停不正常的吃播账号,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评定,制定相应的惩戒举措,规范互联网平台的负面价值观传播。

第二,监管部门建立体制机制保障。相要建立餐饮浪费的惩戒机制,使得无论是平台、商家还是消费者,任何一端出现了粮食浪费漏洞,都能通过一定的举措来加以制止和规范。尤其是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源头治理,从点餐、分餐到打包实现全域规范,如点餐界面的设置模式,分餐过程中的食材、份量等,以及打包过程中的精细规定,使得互联网餐饮能够在为人们带来诸多饮食便利的同时,真正规避餐饮浪费,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第三,广泛宣传厉行节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出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通过讲述中国人民从一步步吃饱穿暖到进入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明晰今日之繁荣富足的来之不易,增强历史使命和对现实生活的敬畏感;同时,梳理各类食物从培育、成长、收获到烹饪、餐饮的全过程,通过沉浸式宣传,使得人民群众能够逐步意识到每一口美食背后的具体承载。尤其是对于“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老百姓深恶痛绝的陋习,要进行大力的宣传曝光,形成舆论惩戒和社会监督的风气。各大餐饮行业协会、餐厅饭店应携起手来,加大日常宣传和醒目提醒,倡导文明风尚。

第四,加强消费者的粮食安全意识。无论是吃播们、直播观看者还是外卖点餐者,作为消费者的一员,都应该加强自身的粮食安全意识,尊重农民群众的劳动果实,养成厉行节约的习惯。尤其是当今世界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粮食安全成为各个国家今后发展建设的基础保证,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担当,坚持光盘行动和理性消费,养成健康节约的饮食习惯。坚持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避免过度消费、过量饮食,既是回应节约粮食的现实关切,也是实现自身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

如今,人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文明的提高。饮食虽是物质层面的体现,但追求文明美食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积极开展饮食文明新风尚,将文明饮食理念带入千家万户,让每个人都养成文明健康生活的好习惯,使全社会勤俭节约蔚然成风,让文明饮食成为社会共同的追求。(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