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乡村振兴 > 基层党建 > 正文

翼城县里砦镇: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翼城县里砦镇辖14个行政村3万余人,共有31个基层党组织865名党员,是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乡镇、国家卫生乡镇、山西省标杆乡镇党委、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首家重点建设小城镇、省级文明乡镇。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里砦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部署要求,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成功争取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里砦村和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阎村两个重点项目,成功申报国家文明乡镇和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里砦新篇章。

抓支部建设,建强一线战斗堡垒

镇党委把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龙头工程,着力夯实党员干部学习、活动、服务、制度“四个平台”。以新思想领向护航。以党委书记带动学、领导干部率先学、党员大会集中学、专家宣讲精准学、主题党课深入学、乡贤推动广泛学“六学”为主要内容,开展“读学考”系列学习活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以强激励蓄势赋能。创新制定《农村干部管理及行为规范》,修订完善了《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积分考核办法》《农村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工作能力。以优服务凝心聚力。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形成集“党群、政务、社区、文体”服务于一体的基层党建“综合体”。构筑起由党委书记挂帅的756名干部党员组成的七级立体责任体系,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抓产业振兴,推动乡村繁荣发展

镇党委把产业振兴作为主攻方向,以党委谋规划强保障、基层党组织抓协调搞服务、党员带头干作表率的办法破题,构建“党建+五区+五基地”发展格局,实现了智慧农业调结构、传统产业上规模、文旅融合辟新径“三箭齐发”。让集体经济壮起来。充分发挥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作用,通过村企联建、村村联建、联户增收、独立经营四种模式,采取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综合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生产服务型、市场经营型、旅游引领型八条路径,探索建立“组织共建、决策共商、全民共股、成果共享”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预计年底1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20万元以上,其中50至100万元的4个,100万元以上的3个。让富民产业强起来。以绿牧德品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以农业托管为抓手,扶强17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使5.1万亩粮食生产和1.8万亩水果经济林提质增效;以“党建+园区+公司+农户”为主体,高标准规划建设“千亩智慧”设施蔬菜园区;以省级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阎村为重点,打造“食、宿、训、拓”于一体的研学基地,努力把生态历史文化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让人居环境美起来。坚持变废为宝、变旧为新、变丑为美、变脏为景、变粗为精五种理念,通过清堆治乱、添景育美、种花退草、植树放绿、亮化提升、以文化人等方式,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乡镇成效。

抓乡村治理,构筑党群共治新局

镇党委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作为一项重点课题探索破解。“团队服务”解难题。在全镇实施有职党员“责任式”考核、无职党员“定岗式”引导、流动党员“服务式”跟踪、老弱党员“关爱式”帮扶“四式”分类管理法,让党员找准自身定位。把有服务能力的党员分为产业组、治理组、乡风组等八个组类,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红色管家”创模式。按照“五好”标准,以党员力量为主,评选318名有时间、有热心、有威望、有能力的“红色管家”。制定出台《便民服务宝典》,健全完善七项管理制度和八项工作职责,通过闭环管理激励“红色管家”对巷内事务实行“一揽子提”,实现了“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镇”。平安创建见实效。坚持镇党委抓“面”,基层党组织抓“线”,红色管家抓“点”,全面推行“党员团队化服务+红色管家”治理模式,扎实做好矛盾化解、安全生产、平安创建等工作,努力做到服务不缺位、问题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岗全覆盖,创新实施“道德银行”镇、村双重积分兑换,实现物质、精神双重激励的二次方,引领社会风尚持续向好向善。目前,全镇共有党员服务化团队114支,帮扶群众130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5起。

今后,里砦镇将继续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坚持以管党治党“第一责任”领导和保障转型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翼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